涉不公平競爭 商務部對美低價芯片啟動調查

  香港文匯報訊 綜合中新社及財聯社報道,在美國近期頻頻對中國發起貿易制裁之際,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16日稱,中國國內有關成熟製程芯片產業正遭受自美進口產品的不公平競爭,有申請反傾銷反補貼調查的訴求,調查機關將依法啟動調查。

  這位發言人表示,國內有關芯片產業反映,一段時間以來,拜登政府對芯片行業給予了大量補貼,美企業因此獲得了不公平競爭優勢,並對華低價出口相關成熟製程芯片產品,損害了中國國內產業的合法權益。中國國內產業的擔憂是正常的,也有權提出貿易救濟調查申請。

  發言人稱,對於國內產業的申請及訴求,調查機關將按照中國相關法律法規,遵循世貿組織規則進行審查,並將依法啟動調查。

  嚴重損害中國國內產業合法權益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亦發文稱,近期,業界向中國商務部反映,國內有關成熟製程芯片產業正面臨來自美國進口產品的不公平競爭挑戰,有申請反傾銷反補貼調查的訴求。

  一段時間以來,美拜登政府對本國芯片行業施以巨額補貼,使得美企在市場競爭中佔據不平等優勢,並以低價向中國出口芯片產品,嚴重損害了中國國內產業的合法權益。

  半導體行業協會進一步指,半導體產業的穩健發展,離不開一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我們堅定支持在中國發展的內外資半導體企業,依據世貿組織規則,積極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同時,鼓勵企業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加強產業鏈協同合作以及積極開展國際合作等多種有效手段,共同推動半導體產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攜手構建一個更加開放公平、競爭有序的市場秩序,為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繁榮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裁定美日等進口共聚聚甲醛傾銷

  另外,商務部16日發布公告,公布原產於美國、歐盟、台灣地區和日本的進口共聚聚甲醛反傾銷調查的初步裁定。根據公告,初步認定,原產於美國、歐盟、台灣地區和日本的進口共聚聚甲醛存在傾銷,中國大陸共聚聚甲醛產業受到實質損害,而且傾銷與實質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係。

  公告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二十八條和第二十九條的規定,調查機關決定採用保證金形式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自2025年1月24日起,進口經營者在進口被調查產品時,應依據本初裁決定所確定的各公司的保證金比率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提供相應的保證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