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觀點】特朗普快就職 投資者趨保守

涂國彬 永豐金融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
踏入2025年,已屆1月中,投資者的心態逐漸客觀反映在市場動態上。全球股市而言,尤其以美股為首的,暫時所見主調是板塊輪動,包括在指數層面,而不只於行業或產業,顯然這是部分人先走為敬,但未見整體大跌的形態。筆者對於上述現象一點也不感奇怪,皆因投資者等待1月20日。特朗普即將上場再度入主白宮,屆時有何政策大動作,都是潛在波動以至風險所在,從避險角度而言,略為降低槓桿,已經足以令美股的升勢暫時受阻。
美匯指數以至美債息,暫時在近期高位略為回順,亦有一定程度的冷靜,反映投資者愈接近上述就職日子愈見保守,基本上是無分資產類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一大段時間未有起色的油價,近日又再有點表現,亦見證上述既避險,亦是由之前趨勢略回順的時期。
暗渡陳倉 人心虛怯
這亦正是何以本欄本周一說,無論如何,相關的避險心態,在各主要資產類別中,都可以陸續見證,從交投縮減而價格未能進一步突破原有阻力,便可以作為參考。
一個很傳統,大家都用過的指標,便是反映美股標普後向的波動情況的VIX,類似該指數的引伸波幅一樣,最近亦突然抽升。抽升後,未有進一步持續多天的攀升,但要留意的是,本來美股一眾主要指數,在年初至今已經反覆作輪流炒作,而非整體一起持續上升,從資金流的角度看,難免讓人看出,動力不足的底因很可能是大家在暗渡陳倉,沒有一面倒的拋售,但持續反覆的減持。
本來相安無事,但若日子久了,最終效果上,再往上推進的力度一定欠奉。反之,若當天美股有較大的震盪,已無中長期買盤支持,自然人心相對虛怯,觸發較快速的跟隨趨勢沽壓。
觀察期未必絕對適用
對於特朗普上台,很多人都嚴陣以待,尤其上任後的短期,比方說,有所謂首百天,或以至本欄所說的首半年,其實就是一個觀察期。這個觀察期,放在其他總統可能較合用,因為之前未有當選的往績,但特朗普未必絕對適用,畢竟他幾年前曾經在位,之後無法連任而已。
大家似乎已在作出最壞的打算,這樣反而是最好的準備。當然,他的政策組合,這裏那裏並不一致,所以真的落實起來可能仍有大幅度的修正,投資者不宜以競選時所說的,作為在位時必然要執行者去分析。
降美元提關稅 無助解救財困
應該以實際操作上,某些政策組合可能帶來何種反應,作為評估。比方說,若以其降低美元匯價以至提高關稅以刺激出口一事,不難估計,基於美國當地經濟增長三分二來自內需,即使真的可以用盡方法降低美匯以刺激出口,亦無補於事。
若美匯太低而關稅太高,反而造成了所謂輸入性通脹,當地居民的反應如何?這還未計,若美元由強轉弱,美元資產吸引力降,資本賬流入減少,美債台高築如何解救?
(權益披露:本人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人或本人之聯繫人或本人所管理基金並無持有文中所述個股。)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