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朗再有豬場爆非洲豬瘟 或成風土病

●再有元朗豬場豬隻染非洲豬瘟病毒。資料圖片
●再有元朗豬場豬隻染非洲豬瘟病毒。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聶曉輝)本地非洲豬瘟病毒有蔓延趨勢。香港特區政府漁護署昨日公布,前日(15日)從元朗白沙一個持牌豬場抽取的35個豬隻樣本,經檢驗後發現至少8個樣本對非洲豬瘟病毒呈陽性反應,是近一星期第三個本地豬場爆發非洲豬瘟病毒。署方已即時禁止該豬場運出任何豬隻,並正安排銷毀場內豬隻。農曆新年將至,新鮮豬肉需求增加,立法會漁農界議員何俊賢向香港文匯報表示,相信內地活豬能夠應付香港需求,對鮮豬價格影響有限。他不排除非洲豬瘟已慢慢變成風土病,本地養豬業必須加快發展現代化農場。

  涉事豬場禁止運出豬隻

  漁護署發言人昨日表示,由於豬隻感染非洲豬瘟後的死亡率極高,如不能遏止其傳播,豬隻將大量死亡,嚴重打擊豬農和養豬業。署方已即時就相關個案通知所有本地豬農,並安排人員巡查白沙涉事豬場3公里範圍內的3個豬場,為豬隻採樣作非洲豬瘟病毒檢測,亦暫時禁止該等豬場運出豬隻直至另行通知。

  至於3公里以外的其他豬場,暫無收到豬隻有異常情況的報告,漁護署人員會繼續密切監察最新情況,以及加強監察涉事豬場附近區域的野豬活動情況。

  發言人強調,非洲豬瘟並非人畜共通傳染病,不會傳染給人類,因此不會構成人體健康和食物安全風險。有關個案亦不影響本地屠房運作,食環署及漁護署會繼續嚴格執行內地活豬運輸車及本地活豬運輸車在屠房的清潔與消毒,減低非洲豬瘟交叉感染的風險。

  何俊賢表示,上周五及本周二先後有兩個元朗豬場被驗出非洲豬瘟病毒,分別涉及4,000隻及1,500隻豬,昨日新增受感染的豬場未清楚具體豬隻數量。

  料約20%本地豬隻受影響

  他估計3個豬場被銷毀的豬隻,合共約佔全港8萬隻本地活豬約10%,連同3公里範圍未能出豬的豬場,受影響豬隻佔本地豬約20%。由於全港每日本地活豬供應僅佔整體7%,其餘絕大部分依靠內地鮮肉,故相信對整體供應影響有限,僅對只售賣本地新鮮豬的肉檔有較大影響。

  他直言,不時在野豬身上發現非洲豬瘟病毒感染,野鳥亦被證實是其中一個傳播媒介,不排除非洲豬瘟已慢慢變成風土病,中長期而言如本地豬場繼續維持傳統半開放式養殖,未必能應對所有威脅,故必須透過現代化多層式農場提高行業質量,「業界早前曾到河南鄭州及南陽,以及廣東省考察,不少豬場是在密封式下,再另設間隔的模式營運。若有病毒可透過區域性消毒能減低風險。」

  何俊賢表示,不少豬農均理解現代化養殖是必須走的道路,但均面對資金壓力,加上將來受北部都會區等發展影響,豬場收地時間不一,難以結合幾個豬場的賠償金一同投資發展。

  他昨日在財政預算案的業界諮詢會上向財政司司長反映,希望向已知將來會被收地的豬農提早貸款,協助他們投資發展現代化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