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畢業生強制實習 4月起實施

●本地牙科畢業生4月起須作臨時註冊進行實習。圖為牙醫正為長者檢查牙齒。 資料圖片
●本地牙科畢業生4月起須作臨時註冊進行實習。圖為牙醫正為長者檢查牙齒。 資料圖片

  實習一年月薪3.5萬 病人組織:可紓緩公營機構壓力

  《2024年牙醫註冊(修訂)條例草案》於早前獲立法會三讀通過,特區政府昨日宣布,《條例》中與臨時註冊、實習及評核期相關條文將於4月1日正式生效。屆時,本地牙科畢業生須作臨時註冊並經過12個月實習,而直接通過香港牙醫管理委員會許可試的非本地註冊牙醫,同樣須作臨時註冊經過評核期,才能在香港正式註冊。其間,實習/受評人須在資深牙醫督導下,在學童牙科保健、緊急牙科,和醫院牙科等不同單位輪崗工作,月薪約3.5萬元。有病人組織及牙醫團體代表表示, 有關安排有助增加牙科服務的人手,紓緩公營機構壓力,希望醫務衞生局做好規劃,讓牙科畢業生在一年實習期中汲取實戰經驗。 ●香港文匯報記者 洪澤楷

  《條例》規定,實習/評核期一般為期12個月。因應部分非本地培訓牙醫來港前已具備執業經驗,《條例》容許香港牙醫管理委員會可作個別個案考慮,縮短評核期。牙管會如認為某實習/受評人表現未如理想,可延長或終止實習/評核期。

  獲資深者督導 服務不同單位

  實習或受評人會獲臨時註冊資格,並獲聘任為合約牙醫,薪酬則是參考公務員總薪級表30點的50%水平,以2024/2025財政年度計算為每月35,505元,以展開實習/評核期,其間將輪轉崗位,在資深牙醫督導下於不同服務單位工作,包括學童牙科保健服務、緊急牙科服務、醫院牙科服務、社區牙科服務以及一般牙科服務,以加強本地牙科畢業生和非本地培訓牙醫於實際工作場景的臨床經驗,從中熟習本港的執業情況,並增進與本地病人溝通的技巧,有效應付執業牙醫的工作需要。

  非本地培訓牙醫如透過《條例》的有限度註冊/特別註冊機制來港,在指明機構服務合計至少5年,並獲機構在參照牙管會的準則後,證明其表現令人滿意,也可申請過渡至正式註冊。這些有限度註冊/特別註冊牙醫屆時通過牙管會許可試所需考核部分後,無須再經過評核期,已可正式註冊。

  關注病人權益的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向香港文匯報表示,歡迎《條例》的相關安排。該安排正式生效後,有助即時增加牙科服務人手,紓緩公營機構壓力,「近期衞生署改變牙科街症的輪候方式,有關改變的原因正正反映牙科服務人手不足。而今次安排則有助於即時增加牙科人手,相應也增加服務名額,幫助到有需要的市民。」

  可增臨床經驗 提升服務質素

  同時,他認為有關安排有助於提升本地牙科畢業生的臨床經驗與專業水平,強化香港的牙科服務質素。

  香港牙醫學會前會長王志偉向香港文匯報表示,希望醫衞局做好規劃,讓一年的實習更充實。

  他坦言,疫後香港私營牙科服務受北上求醫衝擊,長遠而言公營牙科服務的人手充足,「疫情結束後,不少人北上睇牙,令私人市場逐漸縮水。單看2024年就有超過一半牙科畢業生到公營機構工作,較2023年只有幾人投身公營機構多許多。私人市場已遠不如此前有吸引力,吸納人才的能力亦正下降。反而長遠來看,公營機構的人手會更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