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內聯外通功能 擦亮港澳國際品牌
葉傲冬 民建聯秘書長
全國港澳研究會日前在北京舉行學習貫徹習近平主席澳門重要講話精神專題研討會,中央港澳辦、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出席並致辭,表示「港澳『內聯』、『外通』兩頭都要到位,最大限度對內對外釋放『一國兩制』制度紅利,把香港、澳門國際品牌擦得更亮,在國際舞台上展現更大作為。」
夏寶龍主任表示,習近平主席重要講話,展現了澳門回歸祖國25年來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夏寶龍主任又引述習主席的重要講話:「澳門回歸祖國以來取得的輝煌成就向世人證明,『一國兩制』具有顯著制度優勢和強大生命力,是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的好制度,是服務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好制度,是實現不同社會制度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好制度,必須長期堅持」,勉勵港澳各界深刻領會其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
「一國兩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壯舉,開闢了一種全新的路徑來實現祖國統一,這不僅讓飽經風霜的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母親的懷抱,還為港澳經濟的長期繁榮發展奠定了穩固的社會基礎,讓港澳可以走上和祖國共同發展、永不分離的寬廣道路,並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卓越貢獻。
以和平理念實現民族復興
習主席在講話中指出:「『一國兩制』蘊含的和平、包容、開放、共享的價值理念,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值得共同守護。」「和」是中華文化的核心價值觀,也是中華文明延綿五千年的理念根本。中國通過和平的外交談判成功解決了港澳的歷史遺留問題,成功收復失地,向世界展示了一個和平地解決歷史問題的典範。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可謂「包容」,而「一國兩制」成功解答了在一個統一的國家內部如何實現兩種不同的社會制度和平共處這一重大課題,這種制度體現了價值理念的包容性,以及不同文化和不同族裔的多元性。同時,「一國兩制」是與時俱進且開放的,港澳一直都是我國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香港已加入過百個國際組織,而澳門則與多達120個國家和地區建立穩定的經貿關係,可見「一國兩制」為港澳發展注入強大動力。「共享」可理解為互惠互利、合作雙贏,港澳作為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重要橋樑和窗口,在為國家展示國際形象的同時,也為各國投資者帶來港澳獨特的營商機遇,完美實現了「一國兩制」的雙贏紅利。
以創新求變提升國際地位
習主席在講話中指出:「實現香港、澳門更好發展,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作出更大貢獻,是新時代『一國兩制』實踐的重要使命。」這一重要論述飽含了對香港和澳門的殷切期待,而港澳都應該牢記囑託並順應時代的發展潮流,主動識變應變求變,將「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發揚光大。
習主席對澳門提出的「3點期許」和「4點希望」,同樣適用於香港。當前香港經濟復甦向好,正值由治及興的關鍵時期,特區政府應制定長期發展規劃,優化產業結構,同時還要大力發展創新科技產業,開拓發展出新賽道,也要加強與內地經濟合作,促進互利共贏,從而提升香港的經濟效益,帶領各界鞏固並提升在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的地位。
習主席提出澳門「要把依法治理和擔當作為結合起來」,這與他對香港提出的「把有為政府同高效市場更好結合起來」是一致的,就是希望港澳可以完善治理體系,優化政府機構職能,以更高的管治效率提升治理效能,以更大的魄力引領經濟社會發展。
習主席還強調「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姿態,廣泛拓展國際聯繫,提升全球影響力和吸引力」,並明確提出「兩個打造」:即「打造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重要的橋頭堡」、「打造中西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窗口」。筆者認為,香港要在維持高水平的自由貿易市場下,加速建立成為國際溝通和調節的橋樑,並積極參與到全球治理當中,在向世界說好中國故事的同時,加強與國際的不同地區展開更廣泛和密切的交流和合作,提高香港、澳門的國際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