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美學與年輕人相遇

●「敦煌美學與世界的連接——敦煌壁畫數字藝術大型公益展」吸引了超45萬觀眾。 網絡圖片
●「敦煌美學與世界的連接——敦煌壁畫數字藝術大型公益展」吸引了超45萬觀眾。 網絡圖片

●《敦煌:千色之域》展覽進門處,設置了一個「洞窟」,成為參觀者拍照打卡的地方。胡永愛  攝
●《敦煌:千色之域》展覽進門處,設置了一個「洞窟」,成為參觀者拍照打卡的地方。胡永愛 攝

  2024年11月,「敦煌美學與世界的連接——敦煌壁畫數字藝術大型公益展」在深圳落幕。短短兩個月的展覽時間內,70餘件通過數字化技術復刻的敦煌文物吸引了超45萬人次走進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單日接待觀眾最高達2萬人次,刷新了展館單個特展人流的歷史紀錄。據統計,開展10天,網友通過小紅書等社交平台發布相關內容3,024條,全網相關話題閱讀量超1億人次。敦煌展在深圳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流量密碼。

  不同於原洞窟中昏暗且有限的瀏覽,高清圖像、三維重建等數字化技術,讓敦煌石窟的藝術魅力得以超越時空限制,以更加生動、直觀的方式呈現給現代觀眾。 參觀者可以免費在展覽中跟隨時間的脈絡,將大部分最重要的敦煌壁畫、尊像一窺容貌,並能認真端詳、拍照記錄、安靜感受。

  科技化、年輕化是敦煌展的趨勢。記者在《敦煌:千色之域》現場看到,展館外牆的設計以漸變藍色及漸變紅色黃色為主背景色,其中穿插立體幾何形狀繪製成的極簡風的龍、鹿、飛天、僧人等元素。展廳場地的牆壁和地面,也是以藍白色為主色調打造了明亮而現代的視覺效果,與傳統印象中的一片漫漫黃沙的敦煌風格差異極大。

  「打卡」助推傳統文化傳播

  「這是我們特意設計的小心思。」展覽主理人張鶴睿介紹,以敦煌為主題的展現並不容易,策展時他們既認為不能脫離敦煌的意義和本質內容,同時又要走出不一樣的創新之路,「年輕化的敦煌,現代的敦煌,國際化的敦煌,這是我們整個團隊對這個產品和品牌的定位和要求,我們希望能夠帶着大家跳出固定思維,感受展覽的主題:千色之域。」

  《敦煌:千色之域》進門處,設置了一個「洞窟」,若干層層疊疊不完整的壁畫盡頭,坐落着一尊威嚴的「無臉佛」。其原形來自於敦煌洞窟中殘存的一座佛像,展覽團隊對佛像的臉部及全身的色彩進行了修復,但仍保留了其被發現時手臂斷裂的形象,在前景的映襯下,充滿了神秘感,引得不少觀眾在此拍照留念。「在VR眼鏡中看到的敦煌奇景,只能留在眼中心中,這尊佛像充滿了敦煌的元素,很適合拍照打卡,代表我在深圳看過這樣科技感的敦煌。」有觀眾表示。

  當前深圳敦煌展

  1.《敦煌:千色之域》

  XR全景奇幻LBE體驗展

  地址:深圳龍華區深圳美術館(新館)

  時間:即日起至5月25日

  票價:非周末158元/人,周末198元/人

  2. 遇見敦煌·光影藝術展

  地址:深圳龍崗區二十四史書院內

  時間:即日起至3月30日

  票價:60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