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安宮牛黃丸之名
馬海寧 學研社成員
開車時傳來一則電台廣告,內容是友人間的對話:某人年過50越來越精神,各種運動都難不到他,身形還很健美,因為常吃安宮牛黃丸。
安宮牛黃丸出自清代名醫吳鞠通的《溫病條辨》,原方由12道藥材組成,是熱性昏迷中風的急救用藥,並非保健品,不少中醫師早已指正,在此不贅。廿一世紀離清代很遠,現在如有人昏迷,第一時間應該召喚救護車,而安宮牛黃丸受到追捧大概是因為用上不少珍貴藥材,藥商於是扭轉概念加減藥方,令急救用藥變身為保健品。
筆者做了個統計,羅列數間著名藥廠出品的藥方,再對比吳鞠通的原方12道藥材,發現各家藥商就藥材作出不同程度的加減。換言之,甲乙丙三個品牌雖然都叫安宮牛黃丸,但內容卻不相同,療效當然也各異!日前筆者在遊客區走一轉,只見各間標榜「政府註冊」的「藥妝店」鋪天蓋地宣傳安宮系列藥品,不知名小藥廠的宣傳更有誇張失實之嫌,加上銷售員未經正統中醫藥訓練,令安宮系列變成「有病治病,無病保健」的藥品,淪陷成為維他命般的日常補充品。長期服用,真的沒問題嗎?
此等亂象除了危害市民健康,更有損香港旅業形象。誇張失實的宣傳,以安宮之名發展出偏離原方的產品,足以危害生命!旅客買了安宮藥品回原居地,想追究也無門,再者該間「政府註冊」的藥妝店早已再向政府註冊了新商號。筆者心裏納悶,難道中醫藥管理委員會不曾意識到此現象?海關就商品說明條例難道不能做點什麼?甚至部分「藥妝店」竟然貼上優質商店等認證,旅發局或消委會,你們在哪裏?
藥妝是訪港旅客的掃貨之選,筆者對此只有一個卑微呼籲:各位旅客,買藥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