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先亞洲/陳浩濂:鼓勵創造可持續金融產品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陳浩濂昨日出席亞洲金融論壇的專題早餐會時表示,希望驅動私人資本,支持內地和香港的可持續項目領先亞洲,亦會繼續鼓勵私營部門在香港創造可持續金融產品。
陳浩濂指,香港作為亞洲領先的綠色和可持續金融中心,可高效配對綠色和轉型資金和項目,綠色和可持續債券的發行一直穩站亞洲首位;與此同時,香港積極對接並參與國際綠色標準的制訂,是區內綠色和轉型金融的先行者和推動者。
2023年在香港發行的綠色和可持續債務總額超過500億美元,其中約300億美元是債券,居亞洲市場首位,佔地區總額的37%。ESG基金方面,截至去年9月底,香港證監會認可的ESG基金已經超過230隻,資產管理規模超過1.3萬億港元,分別較之前一年增長11%和10%。
截至去年12月底,特區政府已向500筆在香港發行的綠色和可持續債務工具批出超過2.9億港元資助,涉及的債務總值約1400億美元。陳浩濂表示,鼓勵更多綠色融資活動在港進行,特區政府推出的「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資助計劃」不僅為市場提供了支持,也吸引更多綠色融資活動落戶香港。
擬擴本地綠色分類框架
另外,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常任秘書長(財經事務)甄美薇指出,轉型金融的需求很高,因為金融界並不是所有項目都被歸類為「綠色」。在實現淨零排放的道路上,需要支持那些有助於綠色倡議的高影響力活動。因此,她續指,相關部門正在考慮擴大本地綠色分類框架,以涵蓋各個行業的過渡或轉型活動,例如使用礦物、水泥和建築材料,以推動淨零過渡。
甄美薇認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資本市場非常成熟,可以提供管道並引導私人資金投入應對氣候變化的項目,亦可在匯集和動員公共及私人渠道資金方面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