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外貿維持順差 支持人民幣匯率穩定

  圖:人民銀行副行長宣昌能(台上左三)與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李斌(右三)昨日出席國新辦發布會。\中新社
  圖:人民銀行副行長宣昌能(台上左三)與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李斌(右三)昨日出席國新辦發布會。\中新社

  【大公報訊】記者任芳頡、李暢報道: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宣昌能表示,人民幣國際使用各項指標穩步提升,跨境人民幣業務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持續增強。在支付功能方面,人民幣目前已經成為全球第四位的支付貨幣。在離岸人民幣市場方面,香港人民幣存款餘額超過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人民幣貸款餘額接近7000億元,均達到了歷史較高水平。

  宣昌能表示,未來一段時間,外部環境複雜性、嚴峻性和不確定性可能進一步上升,但中國的經濟基礎堅實,經常賬戶保持順差,跨境資本流動自主平衡,外匯儲備充足,外匯市場有韌性,為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提供了確定性和有力支撐。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李斌也指出,未來一段時期,中國經濟回穩向好態勢將進一步鞏固,國際收支總體平衡的格局不會改變,外匯市場韌性會不斷增強,人民幣匯率完全有條件保持基本穩定。

  宣昌能昨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去年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約64萬億元,同比增長23%。在融資功能方面,人民幣成為全球前三大貿易融資貨幣。去年外資金融機構和企業來華發行熊貓債接近2000億元,同比增長32%,離岸人民幣債券發行同比增長150%。在儲備功能方面,80多個境外人行或貨幣當局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

  提升跨境人民幣便利程度

  「下階段,人民銀行將繼續堅持市場驅動、互利共贏的原則,統籌好發展與安全,為境內外主體持有、使用人民幣營造更加良好的環境。」宣昌能強調,首先是加強本外幣的協同,進一步完善跨境人民幣使用政策,提升跨境人民幣業務辦理的便利程度。支持以人民幣開展投資和流動性管理,增加風險對沖工具,支持上海建設人民幣金融資產配置中心和風險管理中心。

  與此同時,便利經營主體以人民幣開展跨境融資活動,支持開展人民幣貿易融資、境外貸款以及人民幣債券發行等業務。他特別提到,完善離岸人民幣流動性的供給機制,支持離岸人民幣市場健康發展,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和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的地位。完善跨境人民幣使用的基礎設施安排,合理新設人民幣清算行,不斷提升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的功能和服務。

  李斌表示,去年跨境貿易投資更加活躍。其中,企業、個人等非銀行部門涉外收支總額14.3萬億美元,規模創歷史新高,境內人民幣外匯市場交易量超過41萬億美元。去年前三季度經常賬戶順差2413億美元,與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比值為1.8%,處於國際公認的均衡區間,預計去年全年中國經常賬戶順差與GDP比值為2%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