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盛事/長跑運動帶旺旅遊 港可辦世界級馬拉松

2025年香港體壇湧現機遇,啟德體育園的啟用、第15屆全運會由粵港澳合辦,勢令本港體育發展踏上新的台階。中國香港田徑總會主席關祺接受大公報記者專訪時談到,香港馬拉松是本港在國際體壇享負盛名的體育大賽,每屆均為本港吸引眾多旅客訪港,反映包括馬拉松等道路長跑和田徑賽事,在體育結合旅遊等多方面可以持續發展。另外,田總已設計了「跑·住·食」住宿優惠,令境外跑手來到香港可以由下機開始至跑完,均享受整個旅程,以吸引更多頂級跑手參賽,提升香港體壇的名氣。\大公報記者 張銳
香港馬拉松已經舉辦多年,為本港帶來不少旅遊和經濟效益。關祺表示,該系列由1997年舉辦至今已踏入第26屆,從當年一千多人參加激增數十倍至近年的74000人,參賽人數增長非常明顯。他還透露,田總有配合政府政策,透過外國更多的旅遊機構去宣傳賽事,亦與更多其他地區的體育總會聯繫,邀請更多的外國跑手參加,成果亦很顯著。關祺特別指出,香港馬拉松的路線很具特色,這也是吸引更多跑手參加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國際跑手來港絕對不是只有一天,變相亦帶動了本港的飲食業、酒店業等相關的經濟。關祺續說,香港有林林總總的道路長跑賽事,包括10公里、半馬拉松、馬拉松等,至於未來會否在各項都增辦更多賽事,則需看天時、地利、贊助等。他稱,田總正在考慮舉辦一項經國際田聯認可的全新道路賽。
關祺認同體育與旅遊結合的產業化是可以帶動到經濟發展,包括啟德體育園的落成和更多的大型體育盛事落戶香港,確實能為本港帶來更多的經濟收入和效益,同時創造出更多就業機會。不過,關祺指出,體育文化的形成亦不可或缺,包括市民對於體育的認識、支持以及接納皆是很重要,他以東京馬拉松與香港馬拉松作出對比,他說:「我們舉辦一個馬拉松比賽,在道路的使用上需作出平衡,政府可能在考慮封路的時間亦要看看市民的支持度是怎樣。以東京馬拉松為例,東京都政府會將人多繁忙的部分商業區和景點都封路給賽事使用,而且東京的市民是很支持的,但香港如果參照去做,似乎因為地少人多的關係,就會對很多人造成影響,這個我們是明白的。我覺得這種體育文化的建立能讓多些市民支持體育,若能互相遷就,讓香港舉辦出一個更大型的盛事,我都會為此覺得驕傲和光榮。」
擬申辦洲際巡迴系列賽
除道路長跑的賽事外,關祺亦談到了更高級別的田徑賽事在本港舉辦的可能性,他透露正在考慮申辦國際田聯的洲際巡迴系列賽。至於本港田徑場地,關祺對啟德體育園的落成感到欣喜,但地區性的場地,他相信可以進步的空間還有很多,他說:「香港約有25個田徑場,但實際可以做到田徑專項訓練的場地可能只有3、4個,變成很多運動員如果真的想去練專項,對場地的需求很大。」
最後,關祺分享道,田總正在帶頭於體育界推動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和機構管治(ESG)的發展,皆因現在社會發展越來越進步,整體社會和市民對於ESG方面的要求都很高,田總在舉辦的賽事裏亦盡量把該元素放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