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美將自身問題歸咎中國 違經濟常識

●去年,中國造船業又一次以絕對領先優勢主宰全球新造船市場,市佔率高達七成。圖為福建省連江縣的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為一家全球知名航運公司建造的集裝箱船等待出塢。 資料圖片
●去年,中國造船業又一次以絕對領先優勢主宰全球新造船市場,市佔率高達七成。圖為福建省連江縣的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為一家全球知名航運公司建造的集裝箱船等待出塢。 資料圖片

  外媒:美將公布301調查報告 指向中國造船業 或為加徵關稅鋪路

  香港文匯報訊 綜合香港文匯報記者倪夢璟及路透社報道,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已完成針對中國在海事、物流和造船業發起301調查報告,預計將於本周晚些時候、總統拜登離任之前發布。調查報告認為,中國利用不公平的政策和做法來主導全球海運、物流和造船業。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14日對此回應表示,中國相關產業的發展是技術創新和企業積極參與市場競爭的結果,得益於中國完整的工業製造體系和巨大的國內市場。美方將自身問題歸咎於中國,缺乏事實依據,有違經濟常識。中方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捍衛自身權益。航運專家指出,若美由此開始對中國製造的船舶加徵關稅,首當其衝受影響的是美國自身,美國的航運企業成本勢必上升,最終導致全球貿易成本提高。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於2024年4月應鋼鐵工人聯合會(United Steelworkers)和其他四個美國工會的要求,依據《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啟動了此項調查。該條款允許美國對從事「不正當」或「不合理」行為或給美國商業帶來負擔的外國進行處罰。路透社稱,USTR調查報告引用的數據顯示,在價值1,500億美元的全球造船業中,中國所佔份額已從2000年的5%左右擴大到2023年的50%以上,而曾經佔主導地位的美國造船企業所佔份額已下降到1%以下。美國貿易代表戴琪應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United Steelworkers)和其他四個美國工會的要求,於去年4月根據《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啟動了相關調查。

  技術創新和市場競爭推動中國造船業發展

  路透社認為,這份報告為即將上任的美國特朗普政府打擊中國提供新武器,並可能為工會提議的對中國製造的船隻加徵關稅或港口費鋪平道路。按照301調查的程序,加徵關稅可能在公眾意見徵詢期之後進行。

  「中國相關產業的發展是技術創新和企業積極參與市場競爭的結果,得益於中國完整的工業製造體系和巨大的國內市場。」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表示,「美方將自身問題歸咎於中國,缺乏事實依據,有違經濟常識。」

  「中方將密切關注調查進展,要求美方停止在經貿問題上『泛化安全』,取消對華加徵關稅措施,停止加徵新的關稅。」劉鵬宇說,「中方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捍衛自身權益。」

  專家:中國船企製造能力媲美歐洲強國

  航運界網副主編馬暉向香港文匯報表示,美國301調查的影響可能導致全球航運市場發生劇變。中國造船實力在全球逐步崛起,一旦美國開啟對中國製造船舶加徵關稅,首當其衝受影響的將是美國航運企業,「因為全球航運業將面臨更高的運營成本和價格波動,尤其是對於美國的航運企業而言,他們可能不得不為高昂的關稅買單,最終將影響消費者和全球貿易成本。」

  馬暉透露,從當前全球航運市場的實際情況來看,美國籍船舶的全球市場份額不足1%,遠遠低於中國、韓國和日本等船舶製造大國。在全球化的船舶製造和航運市場中,單一國家的關稅政策無法阻止全球市場的需求和競爭,「即使美國航運公司因此不再與中國造船企業合作,但日本、韓國等其他國家的船舶生產商的要價可能會比中國船企更高,且失去了中國市場選擇,可能也會延長造船周期,最終使得美國市場的航運成本大幅增加。」

  馬暉指出,美國的造船業自上世紀末以來便由於過度保護而逐漸失去競爭力,中國則在高端船舶(如液化天然氣運輸船等)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中國船企應保持高度警覺,在成本控制、生產效率和技術創新方面不斷發力。目前,通過持續的技術研發和高效的產業鏈協同,中國船廠已經具備在全球市場上與歐洲傳統強國媲美的製造能力。未來,我們期待中國船企能夠不斷在綠色轉型方面取得突破,佔據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