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高峰唔嘢少 接種疫苗不宜遲
梁 熙 立法會議員
衞生署早前表示,本港已進入流感高峰期,呼籲市民盡快接種疫苗。言猶在耳,衞生防護中心就接獲通報,一名沒有接種疫苗的4歲男童同時感染甲型流感與侵入性肺炎球菌,情況嚴重,在兒童深切治療部接受治療。教育局早前亦公布有168間學校拒絕當局疫苗外展安排,而有13間亦未能提供明確接種時間表,反映未接種疫苗的人士不在少數。
一些家長受到西方反疫苗運動的影響,對接種疫苗存有戒心,子女受流感侵襲的風險大增,令人憂慮。事實上,現時廣泛使用的流感疫苗,是經過長久以來的使用實證,具有非常充分的科學數據證明是安全和有效的,絕對不是陰謀論者幾句說話可以輕易動搖。當然,在臨床數據上,確實每一萬名接種人士中,有少於一個個案有機會出現非常罕見的過敏反應,但我們不可否定,其保護性是大於相關風險。
再者,有一些家長認為,疫苗既然難以防止感染,就算子女接種疫苗,最終也有機會染病,所以乾脆不讓子女「捱針」。可是,他們誤解了,疫苗真正的目標不在於完全杜絕感染,而是在感染後可避免重症的保護作用。
接種疫苗可以加快流感患者的康復時間,減輕症狀,同時亦減低整個醫療系統的負擔。事實上,外國有很多案例,當大眾沒有接種疫苗,重症比率會急增,流感高峰會使整個公共醫療系統崩潰。情況就如本港經歷過新冠疫情一樣,最嚴峻的時期醫院床位難求,甚至連救護車也供不應求,絕對不是大家所樂見的。所以,不論是醫療專家、公共衞生學者,以至各界社會人士,也應積極作出呼籲,家長應盡快安排子女接種疫苗,讓疫苗發揮保護自己、保障公共健康的雙重作用。
據了解,當局按過去的經驗預備了足夠的疫苗,以及為有需要的優先群組提供疫苗接種資助。在財赤當下,大家對當局的公共開支有不同的討論及考慮。不過有一點是毋庸置疑,就是既然當局已備妥疫苗,市民符合資格卻不去接種,絕對會浪費當局的努力,以及寶貴的公帑。萬一不幸染病,惡化至重症,更會加重醫療負擔,進一步增加社會開支,絕對不符整體社會利益。希望家長盡快安排子女接種疫苗,齊心擊退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