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政府債券 大眾社會俱受益

  彭韻僖 全國政協委員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正就財政預算案進行諮詢,面對今個財政年度的綜合財政赤字預計在一千億元以下、財政儲備大減的挑戰,開源節流以確保政府財政穩健是必須的。投資未來、令香港有長足發展更是非常重要。

  近年特區政府發行不同類型的債券,籌集資金推動香港長遠發展,對於香港人來說,是其中一個安全可靠、回報穩定的投資選項。

  在早前的財政預算案交流會中,陳茂波坦言,環球高息環境及地緣政治的不穩定因素,影響了資金流向、遏抑了本港資產市場,繼而影響了連帶的相關收入。香港面對持續不明朗的外圍環境及財赤情況,政府必須更加謹慎管理公共財政,同時要全方位推出政策措施,加速推動高質量發展,吸引資金、企業和人才,增強發展動力。通過開源節流恢復財政收支平衡時,應以節流為重點,考慮開源的原則是能者多付,盡量將對普羅市民的影響降至最低,目標是每年收窄政府收支差距,有決心在審慎理財的情況下,在一段時間內達至收支平衡。

  相信不少市民均會關注政府的開源節流措施對民生是否有影響。根據香港基本法第一百零七條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財政預算以量入為出為原則,力求收支平衡,避免赤字,並與本地生產總值的增長率相適應。」條文強調香港的公共財政管理需要穩健、收支平衡。然而,近年由於多種內外因素影響,令香港公共財政面臨一些挑戰,政府亦積極尋求解決方法,發行債券是其中之一。

  近年政府發行了不少零售債券供全港市民認購,包括綠色債券、銀色債券以及基建債券等,其「保底」的利息設定,因應不同時間有所變化,一般均高於坊間的長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成為安全可靠、低風險、回報穩定的投資選項。

  不同國家或地區政府發行債券作為融資工具,在全球各地廣泛使用,且被認為是最安全可靠、風險低的投資工具。政府推出的基建零售債券,不僅能讓投資的市民獲得穩定收益,更為市民提供了參與香港基建投資的機會,藉此促進經濟發展,令市民積極參與未來的基建項目,而不同基建項目的推進,將為香港帶來更多就業機會,是對整個社會發展、促進經濟繁榮的支持。

  在經濟面臨挑戰的時期,市民的投資亦應以謹慎為上,以政府債券作為個人資產投資組合,是其中一個穩健選項,既能為資金帶來穩定回報,又能參與政府基建項目,投資未來,一舉兩得。香港面對未來的種種挑戰,需要各界懷着信心共同努力,個人的一小步,定能成為攜手推動香港發展的新動力、新機會,創造空間讓新的經濟動能加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