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而有征】連載小說

  劉 征

  所謂連載,並沒有在當前銷聲匿跡。我們現在看到的網絡小說,大多是在文學網站當中通過連載完成的。這樣說起來,它與早期報紙副刊連載的小說並無二致。早在民國時期的鴛鴦蝴蝶派,就是靠連載愛情小說成了氣候。讀者每每接觸到各種改朝換代的新聞,就同時看到了連載裏的愛情故事。那或者是像《玉梨魂》一樣的愛情悲劇,又可能是《金粉世家》這樣的喜劇,還有突出時代變遷的《廣陵潮》,從中法戰爭一路講到五四運動。兩個平行空間在互相印證當中,把一個枯燥乏味的悲觀荒誕的信息世界和另一個有機的、有其連續性和因果性的、可被理解的世界聯繫在一起。新聞和連載小說出現在同一份報紙當中。新聞傳染了小說,讓它顯得更真實。連載小說卻讓我們終於可以理解這個破碎世界的邏輯,這故事是作為一個註解存在於一步步的情節推進當中,並最終對應於現實。

  這麼說起來,倘若你想要理解一個世界,並把這個世界看似毫不相關的部分連貫起來,就只好去看時下的小說。但最好是連載,因為,它更加不受控制。

  連載小說,最被人忽視的就是它的連載性。它的情節其實並不像我們讀者感知的那樣,一旦看到了新情節,就理所當然地接受了這個情節。當然,作者在寫作的時候不得不顧及前後故事的連貫性,可他實際上是在做增補的工作。這也就是說,當一個作者在終於寫完今天的連載之後,他其實是舒了一口氣的。他已經擔心了很久,怕無話可說,幸好這會兒寫完了。他並不會想到,故事連載到一半,下一天還得接着寫。連載作家都是邊想邊寫。

  於是,故事的增補是在填充前面偶爾冒出來的一個情節。或者,把一個稍早草草略過的地方重新拉出來濃妝重彩地渲染一通。但是要寫什麼,都得寫的時候重新想過。因而,一個前進的故事只是一種錯覺,它實際上是在關聯性和不得不增加篇幅當中展示出來的差異性。唯一讓我們覺得這是一部在前進的小說的只有劇情。

  我們知道一個小說要結束了,因為主角要死了。她躺在男主人公的懷裏,淚眼婆娑。但是,轉天,這個故事又有了轉機,因為出現了一個神醫,將她救活了。其實,這只是為了讓故事的情節向前推進。只要一個故事還沒有完結,原則上,它可以無限發展情節。所以,不是前進,而是差異所造就的變化讓我們感知到時間。這當中最不可思議之處在於,我們總是把變化當成是前進。

  那這部小說前進了嗎?是的。但不是因為寫作,寫作是一種任務,前進卻是一種現實。它要麼來自於角色年紀漸長這樣的端倪處,要麼雷同的情節讓作者感到厭倦,不想再重複了。這時候,就是這個故事該結束的時候了。還有一種情況,是要等到寫完之後。你會發現它有一個主旨,這個主旨是作者身處那個時代所無法迴避的。這幾點,是連載當中最物質性的部分。但連載最不同之處在於它的細緻性,在增補的過程當中,它緩慢前進,處處都是高潮。它或許不及一氣呵成的小說那樣完整和錯落有致,但卻更細緻,而且處處都在發亮。因為每一天的內容都是全新的,都是一個新的開始,卻又在新的開始當中呼應過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