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擴大以舊換新 手機板塊看高一線

股價短期突破 建議伺機吸納
內地增量政策陸續出台,新一輪「以舊換新」措施落地。國家發改委及財政部近期發布通知,2025年擴大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補貼措施範圍擴大至更多數碼產品。分析認為,內地品牌手機及供應鏈可望成為主要利好對象,投資者可以伺機吸納相關股份。
內地擴大「兩新」政策規模,包括將手機、平板電腦及智慧手錶/手環等納入消費品「以舊換新」,並加強對設備更新融資補貼等。
今年消費品補貼正式納入智能手機等數碼產品,要求單件銷售價格不逾6,000元人民幣,按產品銷售價格15%給予補貼,每位消費者每類產品可補貼一件,每件補貼不超過500元人民幣。
招銀國際發表報告指,其實自2024年8月以來,內地個別省份已開始將補貼計劃擴大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料將加快推動政策落地,而擴大補貼範圍,相信短期可提振智能手機整體換機需求。
招銀國際預期,在內地市場佔比較高的相關公司將受益於新措施,包括小米集團(1810)、舜宇光學科技(2382)、丘鈦科技(1478)、比亞迪電子(0285)、通達集團(0698)、瑞聲科技(2018)及鴻騰精密(6088)等。
今年銷量可望增15%
里昂則認為,固定成本較高的安卓(Android)供應鏈應將對新政策出台敏感度較高,該行首選小米(目標價35元)、比亞迪電子(43元)、瑞聲(47.7元)及舜宇(73.1元),同時給予「跑贏大市」評級。
該行預測,內地智能手機2024年銷量為2.78億部,相信全國性補貼政策可推動智能手機市場銷量,估計2025年銷量同比增長15.11%至3.2億部,相當於今年全球智能手機銷售量增長3.5%。
里昂指出,以上述銷量預測推斷,並假設內地智能手機平均零售價2,000元人民幣,補貼佔比15%,預期中央和地方政府今年需提供總額為960億元人民幣的補貼。
料帶動換較高端手機
另外,信誠證券聯席董事張智威指出,中央表明要刺激消費,今次推出手機消費補貼,或會帶動消費者更換較高端的手機,市場亦憧憬可增加相關公司毛利。
張智威稱,以舜宇為例,市場普遍預計其去年下半年及今年上半年利潤均見強勁增長,其中公司毛利已超過50%,現時再藉手機補貼,毛利有機會進一步推高。在一眾手機設備股中,他建議揀買舜宇。
此外,舜宇部分OEM代工生產基地已搬到東南亞,廠房及人工支出相對較低,有助公司進一步降低成本,從而拉高毛利。
大和發表報告指,舜宇去年11月出貨數據顯示,全年手機鏡頭出貨量有望高於目標,惟手機攝像模組(CCM)出貨量則因產品組合優化而未能達標。
大和重申舜宇「買入」評級,目標價由60元上調至80元,以反映智能手機需求可望復甦,加上出台的智能手機補貼政策,料將成為集團另一個催化劑。
對代工廠帶來催化劑
摩根士丹利指,舜宇旗下攝像模組出貨量疲弱,手機攝像模組按年下跌逾28%,主要是集團專注中高端項目,以及產品結構顯著改善所致。公司表現仍具韌性,有信心出貨量可超越全年目標。予其「增持」評級,目標價72元。
元宇證券基金投資總監林嘉麒表示,內地擴大消費補貼範圍至更多產品類別,包括智能手機、平板、智慧手錶/手環。消費補貼成為智能手機代工廠和供應鏈公司的短期正面催化劑。
事實上,整個行業基本面也在改善,國家工信部數據顯示,2024年首11個月,主要產品中,手機產量15.04億部,按年增長8.9%,其中,智能手機產量11.17億部,增長9.3%。
此外,人工智能(AI)技術落地手機端,成為未來手機銷售回暖重要的促進因素。根據CINNO Research數據顯示,2024年內地智能手機市場搭載AI功能的銷量佔比達33%,同比上升25個百分點,加上在AI技術使用進一步融入生活,將加快消費者換機意慾,同時帶動手機設備股未來營收表現,在目前整體經濟大環境復甦緩慢情況下,能見度較高的行業板塊。
林嘉麒表示,由於瑞聲旗下汽車聲學解決方案收入內生增長,產品組合改善推動將公司2025年至2027年毛利率,加上手機鏡頭出貨量增長和產品組合改善、車用聲學市場擴展和更多高端手機音響效果,以及RF機械產品終端市場擴展,預期公司營運效率將提升。在多個利好因素推動股價下,建議考慮適度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