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洞變博物館 10種蝙蝠任觀賞
位於紅花嶺郊野公園的蓮麻坑鉛礦洞經一年多時間活化後,搖身變成開放式博物館,上月底正式對公眾開放。該礦洞早年荒廢後,成為香港重要的蝙蝠棲息地,洞內紀錄到的10種蝙蝠,更佔全港有紀錄蝙蝠品種約四成,遊客入內參觀時需降低聲量及避免用強光照向洞內,以免影響蝙蝠棲息。
蓮麻坑鉛礦洞是香港其中一個具重要經濟價值的天然礦藏,曾是本地規模最大的鉛礦場,主要出產方鉛礦,以及小量閃鋅礦和銀,其歷史可追溯至十九世紀。漁農自然護理署郊野公園護理主任(西北)陳浩鵬表示,礦洞在1936年至1939年間最為蓬勃,近2,000名工人24小時日以繼夜開採,但經歷國際鉛價下跌、天災、工潮等因素,最終在上世紀五十代末停運。
礦洞有多個工作層,隧道綿延超過2,100米,但大部分不開放,當局已設置圍欄阻隔。陳浩鵬指,由於礦道系統錯綜複雜、陰暗潮濕,故為蝙蝠提供絕佳的生態環境,目前紀錄到的蝙蝠包括南長翼蝠、大蹄蝠等10種,1994年更被列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
礦洞為漁護署和土拓署首個合作活化的開放式博物館項目,有意前往人士可以自由進出外號「大廳」的6號礦洞,而本月及下月逢周六、日及公眾假期,早上11時至下午3時半均會提供導賞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