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遏白牌煙 年中推完稅標籤
高度防偽不能重用 擬煙商承擔成本不影響售價
針對本港近年走私煙和「白牌煙」問題猖獗,海關關長陳子達昨日在一個電視節目中表示,海關將於今年年中推出完稅煙標籤制度先導計劃,擬在完稅煙包貼上有防偽特徵的識別標籤,防止有人魚目混珠在市場上兜售,協助海關執法時辨別有關香煙是否完稅,因此在執法角度而言,於煙包貼上標籤已經足夠,無需在每支香煙上貼標籤。
陳子達表示,每個煙包在加入辨別標籤後,將具有類似紙幣的高度防偽特徵,難以被偽冒,同時設有數碼標籤,可供關員掃描,以確定該批香煙完稅與否。有關標籤先由煙商在生產階段貼上,待完稅後關員會在後台將標籤激活,且有關標籤清晰可見,每次拆煙包時都會弄爛標籤,因此不能夠重新使用。
不過當局計劃在煙包而非每支煙上都加標籤,陳子達解釋是考慮到成本,以及是否達到執法目標等因素。至於增加標籤的成本問題,初步計劃由煙商為標籤「埋單」,陳子達形容成本相對現時賣過百元一包煙是「微乎其微」,基本上對煙價沒有影響,不會推高零售價。
帶超額免稅煙 罰款增至$8300
此外,海關去年錄得2.1萬宗私煙案件,按年激增80%,而旅客攜帶超額免稅煙案件去年亦升至1.9萬宗,按年飆升94%。陳子達表示會在今年內修例,大幅提高旅客攜帶逾19支免稅煙入境的超額罰則,相關定額罰款由現時2,000元,提高至5,000元,另計及應繳稅款5倍的罰款3,300元,即每條香煙由現時罰款5,300元,大增至8,300元。
陳子達又指,將會在控煙政策中,建議將來在市面上售賣香煙,倘煙包零售價低於煙稅稅率,將會假定為私煙,並直言「賣包煙售價竟然低過稅款嘅66蚊,咁係完全唔合理」,而推廣、「結業前清貨」等將不能當成免責理由,他相信這假定能有效堵截「白牌煙」在市場上流通,並會與增加濫用免稅額罰則至8,300元的措施一併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