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貫徹習主席講話精神/改革創新 更好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
1月9日上午,全國港澳研究會在北京舉行「學習貫徹習近平主席在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上重要講話精神」專題研討會。中共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出席研討會並致辭。
香港特區各界人士表示,習近平主席對澳門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提出「三點期許」和「四點希望」,這些重要指示精神同樣適用於香港。香港必須改革創新,更好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乘着國家全面深化改革發展的東風,進一步在包括推動大灣區深化融合,發揮「內聯外通」的橋樑作用等方面開拓進取,不斷開創發展新局面。\大公報記者 吳俊宏
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副主任、工聯會理事長黃國指出,在全球大變局的關鍵時期,香港和澳門需要繼續發揮「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更加積極扮演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成為世界級灣區的角色,同時不斷增強經濟發展新動能,繼續發揮香港獨特的國際化優勢,更好發揮享有「內聯外通」的橋樑作用。
積極落實《南沙方案》
在推動大灣區深化融合方面,黃國建議特區政府應積極配合落實《南沙方案》。方案當中具體規劃,如醫療方面,要引進香港獨資醫療機構,並建設一間參照港大深圳醫院營運模式的公辦醫院,便利港澳居民就醫養老;教育合作方面,鼓勵高校互認學分,港澳職業教育培訓機構建立培訓基地;出入境政策方面,要穩妥推進「粵港澳遊艇自由行」;人力資源規劃方面,應積極引進港澳專業人士參與南沙建設同管理。
港島東立法會議員梁熙表示,習主席的「三點期許」和「四點希望」同樣適用於香港,指引了香港未來的發展方向。夏寶龍主任在專題研討會上的致辭十分清晰地作出歸納,相信香港只要把握好機會,一定可以提升至新的發展高度。梁熙列舉多個內聯外通的例子,其中他積極參與中國產業海外發展協會(中海協)活動,促成了民建聯與中海協的戰略合作,力爭今年首次在港舉辦中國對外投資合作洽談會,以進一步突出香港作為內地企業與海外市場「超級聯繫人」的角色。此外,梁熙早前與粵港澳大灣區上市公司聯合會合辦的「2024首屆粵港澳大灣區上市公司高峰論壇」獲得政商界廣泛支持,吸引逾300名港股、A股企業代表參與,彰顯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對內地企業國際化的重要支撐。
梁熙還提到,參考此前參與商經局新疆考察的經驗,香港在當地外來投資佔比達四成,顯示香港企業有能力、有視野把握國家發展機遇。他期待香港與內地22個自貿區深化合作,實現強強聯合,助力國家發展的同時,也為香港企業帶來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港區全國青聯委員陳曉鋒指出,香港必須順應時代發展潮流,主動識變應變求變,更好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不斷開創發展新局面。在具體實踐中,可以從幾個方面着手:一是集中精力拚經濟、謀發展、搞建設。香港必須堅定不移地推進經濟發展戰略,加強與國際市場的聯繫與合作,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和影響力;二是下大力氣建設高效、有為的服務型政府。香港必須深化行政體制改革,提高政府的服務質量和效率,為市民提供更加優質、便捷的服務。
粵澳合作 豐富經濟結構
澳區全國政協委員、澳門青聯會長羅奕龍表示,夏寶龍主任9日在專題研討會上對習近平主席發表的重要講話作出深度闡釋,堅定了包括澳門青年在內的社會各界對「一國兩制」制度優勢和發展前景的信心。青聯將持續帶動青年深入學習和領悟習主席的重要講話精神,將習主席對澳門青年的殷殷囑託轉化成建設澳門的實際行動;聚焦及推進愛國主義教育,舉辦更多中央和國家重要政策精神傳達會與宣講會,讓青年掌握國家最新發展動向,築牢愛國愛澳基礎,做好「一國兩制」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澳區全國政協委員阮建昆表示,習主席早已指出,橫琴有粵澳合作的先天條件,要加強政策扶持,豐富合作內涵,拓展合作空間,發展新興產業,促進澳門經濟發展更具活力。他建議,澳門特區政府要在現有良好基礎上繼續加大力度推動橫琴深合區發展,堅定信念前行,不能走偏。粵澳兩地宜繼續多溝通、多交流,理順關係,增進共識,順應時勢,助力澳門用好用足中央專為澳門而給予的優惠政策與紅利,改變澳門經濟結構單一的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