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8%港童體能活動時間達標

  圖:世衞建議學童每日要做60分鐘中等至高強度的體能活動。
  圖:世衞建議學童每日要做60分鐘中等至高強度的體能活動。

  【大公報訊】記者郭如佳報道:體適能總會及港大團隊合作研究學童體能狀況,顯示只有不足8%本港學童的體能活動時間達世衞標準,每日中等至高強度體能活動不足60分鐘,其中中學女生達標率低至2.7%。反映前臂肌力的手握力,相比內地、中東及南亞等地區,本港學童的手握力最弱。

  早前,中國香港體適能總會和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學系合作研究本港學童體能狀況,調查發現上年度本港不足8%學童達到世衞建議的每日60分鐘中等至高強度的體能活動標準。其中,女生的達標率遠低於男生,小學方面,女生的達標率只有6.1%,有19.6%的小學男生達標,而中學生情況更為嚴重,僅有3.9%中學男生及2.7%中學女生達標。

  手握力遜內地學童

  另外,本港學童手握力及坐低前伸柔軟度表現欠佳,整體數據不如內地、中東及南亞地區。以12歲男生手握力為例,由2015年平均握力有19.5公斤,降至2023年的18.4公斤,跌幅達5.64%,較內地學童低近兩成。

  中國香港體適能總會行政總監黃永森指出,近年很多數據顯示,體能活動量不僅僅直接影響身體發展,亦影響着孩童的心智發展、學習能力及情緒管理。

  港大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臨床教授葉柏強表示,運動可增強抵抗力,減低成年後患上慢性病風險,並有助減壓及提升專注力。他認為,疫後家長過分着重子女成績,缺乏運動鍛煉。他強調學童若沒有良好體魄,會影響學習表現,鼓勵家長多帶子女做運動。

  「學校體適能獎勵計劃」35周年頒獎典禮昨日在啟德體藝館舉行,大約8000人出席,為首個在啟德體育園舉辦的學界大型體適能活動。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警務處處長蕭澤頤等出席。警務處處長蕭澤頤致辭提到,獎勵計劃向年輕一代推廣持續做運動的健康信息,將運動融入生活,成為個人習慣,為身心健康帶來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