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數據基建 5年將拉動兩萬億投資

  圖:數據產業有望成為數字經濟新增長點。圖為珠海航展上展示的億航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新華社
  圖:數據產業有望成為數字經濟新增長點。圖為珠海航展上展示的億航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新華社

  國家數據局局長劉烈宏在10日召開的全國數據工作會議上介紹,2024年全國數據市場交易規模預計超1600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30%以上。着眼2025年,國家數據局將大力實施「東數西算」工程,加快推進全國一體化算力網建設。2025年底,國家樞紐節點地區各類新增算力要佔全國新增算力的60%以上。

  據業界初步估算,數據基礎設施每年將吸引直接投資約4000億元,帶動未來5年投資規模約兩萬億元。/大公報記者 任芳頡北京報道

  2025年「東數西算」 樞紐節點貢獻60%新增算力

  劉烈宏介紹,2024年,數據生態培育成效初顯,全國數據市場交易規模預計超1600億元,同比增長30%以上,其中場內市場數據交易(含備案交易)規模預計超300億元,同比實現翻番。北京、上海、浙江、廣州、深圳、海南、貴陽等地重點數據交易機構上架產品1.6萬多個、數據交易(含備案交易)總額超220億元,同比增長80%。

  2024年,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探索布局,「東數西算」工程深入實施,內蒙古、河北、甘肅、寧夏等八大樞紐節點建設提速加力,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在用數據中心機架總規模超過211萬架,機架數同比增長超過100%。

  劉烈宏表示,2025年,將推動構建數字產業集群梯次培育體系,支持重點區域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推進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打造城市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典型場景;加快完善數據領域基礎性制度,落實數據產權結構性分置制度,明確重點場景產權配置方案。

  新建數據中心綠電佔比超80%

  與此同時,加快推進公共數據資源登記,建立價格形成機制,推動公共數據授權運營在重點領域和地方加快落地;務實開展數據領域國際合作;大力實施「東數西算」工程,加快推進全國一體化算力網建設,2025年底,國家樞紐節點地區各類新增算力要佔全國新增算力的60%以上,國家樞紐節點新建數據中心使用綠電佔比要超過80%。

  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數據局等多部門密集出台政策,深入推進數實融合、發展壯大數據產業,激活數字經濟發展動力。十二部門印發《5G規模化應用「揚帆」行動升級方案》,提出到2027年底全面實現5G規模化應用。工業和信息化部發文提出,到2027年建設1萬個5G工廠;三部門出台《製造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指南》,形成差異化的轉型實施方案。業內研究預計,伴隨數實融合制度不斷完善和產業實踐更加深入,預計到2030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將超過80萬億元。

  目前中國內地數據企業數量已超過19萬家,產業規模突破2萬億元,年均增長率達25%以上。有研究機構預測,數據流動量每增加10%,將帶動GDP增長0.2%,數據流動對各行業利潤增長的平均促進率為10%左右。據業界初步估算,數據基礎設施每年將吸引直接投資約4000億元,帶動未來5年投資規模約兩萬億元。

  數實融合 發展無人駕駛產業

  深入推進數實融合的同時,數據產業有望成為數字經濟新增長點。相關部署提出,到2028年形成不少於100個數據空間解決方案和最佳實踐,帶動擴大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到2029年數據產業規模年均複合增長率超過15%。國家數據局副局長陳榮輝近日在發布會上表示,未來將重點推動數據產業與無人駕駛、具身智能、低空經濟等數據密集型產業融合發展,加速數智融合技術創新,在未來產業競爭中加快謀篇布局、搶佔發展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