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運熱話/粵全運場館升級改造 充分展現灣區特色
在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下稱十五運)開幕式倒計時300天(1月13日)前夕,記者來到承擔十五運會重要賽事的廣東奧體中心、廣東省人民體育場、越秀山體育場探營,實地了解場館的建設、運營情況。走訪中發現,這些場館均有着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在繼承保留原有風貌、風格的同時,廣泛進行綠色、低碳、智慧以及無障礙升級,老場館煥發出新生機。在升級改造中,團隊與港澳方面充分交流,借鑒經驗,使得場館體現嶺南風格、灣區特色。\大公報記者 敖敏輝廣州報道
廣東奧體中心 建架空層增容積減耗能
廣東奧體中心因九運會而誕生,是內地設項最多、功能最齊全的大型綜合體育中心之一,此前成功舉辦九運會、亞運會等眾多大型綜合賽事的開幕式及比賽項目。十五運會中,廣東奧體中心將再次被委以重任,除了舉辦田徑、跳水、水球等賽事,還將承擔重要的演藝活動。
記者來到廣東奧體中心體育場施工一線,大量工人正在現場各司其職,大型工程機械則進行超高空作業。從改造升級的雛形可以看出,整個體育場的內部結構、功能分區以及部分附屬空間更加通透,相關設施亦充滿人性化。
廣東奧體中心改造項目負責人、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院長羅建河指出,升級改造工程涉及中心體育場、副場以及新建賽事指揮中心、游泳跳水館、室外工程、智慧場館、無障礙設施、夜景照明等。奧體中心體育場最大的改造動作之一,是把原來封閉的二樓全部「打開」,形成架空層,這是一個一舉兩得乃至多得的改造。
「打開架空層後,公共活動面積多出了2.8萬平方米,多出了一個環繞全場的室內跑道,使得場館容積大增,且在平時對外開放,方便市民群眾;另一方面,封閉空間大面積拆除,室內耗能設施大為減少,能夠讓奧體中心體育場耗能減少近30%。」羅建河說。
預計3月完工6月驗收
場館的改造也體現「灣區特色」,比如,全場的看台座椅,通過搭配能夠代表粵、港、澳的獨特顏色,整體形成灣區特色明顯的色彩設置,十分亮眼。在無障礙設施方面,設計團隊還前往香港調研和交流,力爭讓無障礙設施的改造更具人性化。
根據計劃,廣東奧體中心預計於今年3月實體完工,6月底驗收交付,屆時,中心體育場的觀眾容量將達到8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