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朗豬場爆非洲豬瘟 議員促增巡查防野豬播毒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蕭景源)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在元朗黃泥墩一持牌豬場豬隻樣本中檢驗出非洲豬瘟病毒,已根據非洲豬瘟應變方案,即時禁止有關豬場運出任何豬隻,及安排銷毀場內全部豬隻。香港特區立法會漁農界議員何俊賢表示,豬場將病毒傳染其他豬場的風險較低,但近年野豬頻繁出沒,增加豬場感染風險。他促請特區政府加強巡查,提高針對非法餵飼野豬的執法力度,同時盡快研究設立多層式豬隻養殖大樓集中管理,減低本地活豬從外界感染風險。
被檢測出非洲豬瘟的持牌豬場位於元朗黃泥墩,昨日有工作人員將液化二氧化碳樽搬入場內,有人員身穿防護衣準備消毒。漁護署1月10日晚公布,在涉事豬場的11個豬隻樣本中驗出至少3個呈陽性反應,漁護署人員在涉事豬場貼出扣留豬隻和屠宰豬隻命令,禁止豬場運出豬隻,會安排銷毀。涉事豬場三公里內有3個豬場都要暫時禁止運出豬隻,署方正安排人員巡查採樣檢測。
漁護署發言人強調,非洲豬瘟並非人畜共通傳染病,不會傳染給人類,因此不會構成人體健康和食物安全風險。無論豬隻是否受到非洲豬瘟病毒感染,豬肉煮熟後可放心食用,市民無須擔心。
何俊賢表示,本地活豬佔本港整體供應量7%,涉事豬場屬於中大型場,估計需時至少一年半才回復正常供應,預計供應或會有小許影響。
他表示,在現時系統下,進出豬場的人會做好消毒,故每個豬場將病毒傳染其他豬場風險相對低,不排除今次病毒由野豬傳播,而涉事豬場附近不時有野豬出沒,但野豬沒有辦法預防,而野豬破壞防欄能力比較強,牠們若在農場周邊留下排泄物,員工或一不小心消毒做得不夠好,就會將病毒帶入農場,故野豬出沒頻繁,令豬場感染風險大增。
業界加檢堵漏 指短期供應影響不大
香港農業聯合會主席陳建業表示,涉事豬場每日供應約30隻豬,佔本地豬供應約一成,而鄰近需停業的豬場規模較小,短期內對供應影響不會太大。
他表示,在向涉事豬場場主了解後,指今次爆發很有可能由於入冬後野豬四出覓食,身上的蝨及蜱等寄生蟲將病毒傳入豬場。他已提醒其他豬場做好防範工作,包括檢查豬場防護欄有沒有漏洞,及做好周邊消毒工作,如發現野豬蹤跡,要盡快通知漁護署,又促請署方做好豬場附近野豬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