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觀點】既徠遊客需先安遊客
為重振經濟,泰國今年啟動「驚艷泰國觀光年」大型活動,以吸引各國遊客並推廣泰國各地的獨特文旅體驗。但由「王星事件」引發的公眾對泰國公共安全的擔憂,正在對泰國的經濟重振計劃造成衝擊。最終影響幾何雖尚待觀察,但毫無疑問的是,以旅遊為經濟支柱的泰國,政府在保障遊客安全及對打擊電騙等非法活動的力度,關係到遊客赴泰國旅遊的信心,也進一步影響泰國恢復國家經濟的計劃。
泰國觀光局早前公開2025年的觀光計劃,強調觀光產業對泰國經濟的重要性,當局設定2025年觀光收入增長目標為7.5%,吸引國際旅客3,900萬人次,這個目標高於疫前。
今年1月,泰國各地將舉辦許多節慶和文化奇觀的活動,其中包括文化、藝術、探險等慶祝活動。內容包括藝術雙年展、花卉節、手工藝節、馬拉松、音樂節等項目,涉及曼谷、清邁、清萊等城市;2月,泰國多地更計劃集中舉辦26場世界巡迴演出。可以看出,泰國在招徠外國遊客方面,落足了力氣,也是信心滿滿。
事與願違的是,「王星事件」的突然曝出,給在泰或準備赴泰遊客敲響警鐘,緊接着越來越多近期經泰失聯的中國人案例,迅速引起世界各國網民關注。迫於對重振經濟影響政策的影響,在泰國高層的關注下,泰警高效地將王星自緬甸救出,王星也在泰警「陪同」下錄視頻稱「泰國很安全,以後還會來旅遊」云云。但仍無法打消外國遊客對泰國公共安全的疑慮。
大文集團記者親赴泰緬邊境實地採訪發現,即便「王星事件」尚未塵埃落定,去往緬東等敏感地區,泰警數道檢查站仍顯懈怠。誠然,泰緬兩國有着長達1,800公里長的邊境線,但對高風險地區高強度的防控應該還是做得到的。2023年9月,內地紅星新聞便在一次採訪中,很容易地就拍攝到有嫌疑船隻從緬東妙瓦底偷渡泰國,從航拍圖像上看,兩岸均建有簡易碼頭,這為犯罪集團提供不小的便利,也顯示泰國當時並未有足夠重視。此外泰國曼努特種部隊一行動小組,9日在達府樸帕縣附近執行巡邏和監控任務行動中,發現兩名險被騙至緬的中國男子,顯示針對性的行動對打擊相關違法犯罪仍具不小的積極作用。更何況,在「瀾湄合作」框架下,認真對待反犯罪情報,會對精準打擊類似跨境人口販賣罪案有莫大幫助。
啟動「驚艷泰國觀光年」對泰國經濟復甦固然重要,但赴泰抱着旅遊目的人士大多單純。若泰國不能有積極態度斬斷緬甸電詐集團跨境綁架等惡性犯罪的黑手,屆時難說在泰各國人士失蹤案件是否會按下葫蘆浮起瓢,使「驚艷泰國觀光年」成為絕唱。
想來,泰國政府也不願將此舉全國之力努力恢復經濟的盛舉,被電詐等犯罪集團當做饕餮盛宴吧? ●文:海旁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