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界倡政府爭取與內地合辦抗戰歷史展覽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黃子晉、胡恬恬)2025年的香港迎來抗戰勝利80周年、參與承辦全運會、可容納5萬人的啟德體育園主場館正式啟用、香港首間中醫醫院開始投入服務等。多位香港政界人士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今年香港可抓住這些大事,讓更多市民領悟到國家主席習近平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認識、更好地實踐「一國兩制」。他們建議特區政府爭取與內地合辦抗戰歷史展覽,吸引體育專才來港發展,對接好國家中醫藥發展規劃,發揮好「一國兩制」獨特優勢,帶動各行業發展,增強香港社會凝聚力。
讓港青緬懷先烈 體會護國安重要性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陳勇表示,今年是抗戰勝利80周年,建議特區政府多舉辦面向香港青年的活動,介紹中共領導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在香港抗擊日軍,營救出800多位被日軍搜捕的重要人士,以及在戰事中營救遇襲的美國盟軍等重要歷史,讓大家共同緬懷先烈,弘揚愛國精神,深刻體會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性。
他認為,香港有很多具國際水平的博物館和展覽場地,建議特區政府可推動、爭取與內地的博物館等合作,在香港舉辦抗戰歷史相關展覽,吸引全球旅客共同認識我國英烈們在抗擊軍國主義和法西斯主義的貢獻,既帶動旅遊業的發展,也可以增強香港社會凝聚力。
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梁熙表示,今年是抗戰勝利80周年,是一個特別的時刻去進一步推動愛國主義教育。香港具有豐富的抗戰事跡,相信值得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加以統整,設計出更多的參訪路線,對內加強港人的愛國情懷,用抗戰歷史助港人明白香港與國家緊密相連、休戚與共,沒有國家安全就沒有香港繁榮,對外亦可以多元化豐富香港的旅遊資源。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冼漢廸表示,大家應當銘記歷史、緬懷先烈,傳承和發揚抗戰精神,並堅定維護國家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這是「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的重要基礎,也是維護高水平安全的必要條件。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應加強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通過學校教育、社區活動等,普及國家歷史文化知識,增強國家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並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內地交流活動,增進對國家的了解和認識,凝聚愛國愛港的社會共識。
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尚海龍表示,經過修例風波的慘痛教訓,全社會在發展中不能忽視國家安全底線,要緊抓抗戰勝利80周年等契機,在全社會特別是青少年、學生群體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維護好『一國』底線才能爭取更大的『兩制』之利,透過不斷積極拓展東盟、中東等新興市場,搭建「超級增值人」的新舞台,才能對沖貿易摩擦風險,推動香港高質量發展,繼續擦亮香港國際化的金字招牌。」他說。
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鄧飛表示,香港作為中國抗戰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恰逢抗戰勝利80周年,可利用好抗戰及海防博物館,鼓勵更多公眾參觀,舉辦相關的慶祝活動,如論壇、比賽、研討會等,以增強公眾對抗戰歷史的認識和國家認同感。
建議推出體育專才計劃
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何敬康表示,香港多年來一直舉辦了很多體育盛事,而隨着啟德體育園將於今年3月正式啟用,第十五屆全運會11月在粵港澳三地舉行等,香港再迎來整個體育產業鏈進一步發展的契機,讓全世界見證香港有能力辦好體育盛事,提升國際體育組織和投資者對來香港舉辦體育盛事的信心。
他認為特區政府必須以全力辦好是次全運會,善用香港在「一國兩制」下,「背靠祖國、聯通世界」,以及香港與內地交通便捷等優勢,持續積極發展「主場經濟」,相信能吸引很多喜歡觀看體育賽事的各地旅客來港。
何敬康又建議特區政府探討推出體育專才相關計劃,進一步吸引更多內地和世界各地的出色體育專才來港發展,住滿7年後可成為香港永久居民,讓本地體育產業匯聚各地人才。
籲對接好國家中醫藥發展規劃
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陳永光表示,特區政府近年積極推動醫療衞生服務高質量發展,包括香港首間中醫醫院將於2025年12月開始分階段投入服務,讓市民可在公營醫療體系選擇最合適治療,建議特區政府應繼續拓展全港18區中醫診所規模,有效縮短求診者輪候時間,並繼續推動中西醫協作,為市民提供更合適的復康治療服務。
在中醫藥發展方面,他建議特區政府未來的《中醫藥發展藍圖》要對接好國家中醫藥發展規劃,讓香港所長能配合國家所需,更好發揮「一國兩制」優勢,推動中醫藥國際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