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園「海馬同學會」啟動 添熊貓主題教育元素
香港文匯報訊 海洋公園「海馬同學會」踏入第二屆,今年加入大量熊貓主題教育元素。逾萬名來自超過520間學校的學生和老師,透個這個全港最大規模學生保育團隊,一同化身保育大使,身體力行實踐保育。
近1,600名師生,以及旅遊事務專員張馮泳萍、漁農自然護理署署長黎堅明等,昨日見證第二屆「海馬同學會」正式啟動。海洋公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嗣輝表示,透過「海馬同學會」匯聚全港十八區學校的師生力量,共同推動保育。「現在一共有6隻大熊貓在海洋公園生活,所以我們今年其中一個目標是為學生提供參與及了解大熊貓保育工作的機會。」
大熊貓熱潮席捲全城,公園特別將為新一學年的「海馬同學會」活動加入大熊貓元素。2024年初,公園帶領369名「海馬同學會」成員,運用大熊貓糞便創下「最大規模動物糞便再造紙工作坊」的世界紀錄。2024年11月,一班學生更把握難能可貴的機會,加入「與大熊貓專家對話」線上活動,跟川港兩地的大熊貓專家進行交流,了解大熊貓護理工作。
今年,「海馬同學會」成員將有更多機會通過各種互動工作坊和親身體驗,進一步深入認識大熊貓這個珍貴物種,包括於互動遊戲中擔當動物護理員「奶爸奶媽」,了解照顧大熊貓的護理工作。除此之外,他們亦可參加於今年上半年在香港賽馬會四川奇珍館和大熊貓之旅舉辦的教育項目,探索大熊貓的特性及牠們的棲息地。
逾600師生參加文創保育市集
逾600名師生昨日亦在海洋公園參加以大熊貓保育及四川生態為主題的「海馬同學會」文創保育市集,展出他們以創意打造的多款熊貓主題精品讓訪客選購,包括農曆新年裝飾、文具及飾物等,同時與訪客分享保育信息。所有收益撥捐海洋公園,支持大熊貓保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