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能修復/投資與消費帶動 中國GDP今年料增5%
得益於2024年9月末以來一攬子增量政策的加速落地,中國主要經濟指標呈現持續改善勢頭。申萬宏源首席經濟學家趙偉指出,2025年中國經濟或加快動能修復,全年經濟增速預計維持5%左右水平,儘管出口對經濟的支持力或有所下降,但投資和消費增速有望略高於今年。
設備基建投資顯著提升
去年9月24日國新辦「金融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發布會,拉開了本輪政策調整的序幕。隨後,一攬子增量政策加速落地,財政、貨幣等總量政策工具,配合擴內需、穩地產、穩外貿等結構性工具不斷加碼。政策加持下,近期設備和基建投資顯著提升,家電和汽車消費大幅改善。
「本輪政策的底層邏輯涉及對近些年政策框架全面優化的啟動。」趙偉相信,2025年中國GDP增速有望維持5%左右,受政策支持的投資和消費將成為經濟運行中的亮點,「2025年投資和消費增速預計略高於2024年,出口增速也有望保持正增長」。他補充說,2025年全年中國經濟呈現「N形」或「倒V形」的概率較大,單季經濟增速的相對起伏可能不會很大。具體而言,本輪政策加碼和「搶出口」效應或共同支撐中國經濟進一步恢復,二季度有望成為2025年全年經濟增速的高點,但三季度後,經濟或逐漸開始反映關稅衝擊、房地產和製造業投資內生力量的走弱。
趙偉判斷,2025年政策路徑將進一步加大中央「加槓桿」力度,加大政策協同,以開放促改革,藉此「加快報表修復、恢復內生動能」。2025年政策需穩紮穩打、「積極」應對。一方面,進一步加大對「兩重、兩新」等代表領域的投資力度,通過暢通資金來源、擴大資金使用範圍等提高資金效率。另一方面,針對弱勢群體加大補貼補助力度和結構性減稅,持續完善社保體系,修復居民消費信心。此外,從「保項目」到「保主體」,推動開發商融資正常化,以及存量按揭利率的進一步調降等,可能是地產政策未來的趨勢。
他強調,面對「外部衝擊」無需悲觀,中國將以開放促改革,把「外部衝擊」轉為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