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縱論/深化「一國兩制」實踐與銳意改革的啟示\鄭志剛

  1月9日,全國港澳研究會在北京舉行了「學習貫徹習近平主席在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上重要講話精神」專題研討會。中共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出席研討會並致辭,為「一國兩制」未來發展提供了深刻闡釋和實踐指導。

  夏主任指出,習近平主席的重要講話,深刻總結「一國兩制」實踐經驗,科學擘畫「一國兩制」事業發展藍圖,向世界莊嚴宣示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的堅定立場,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港澳篇」的最新成果,為香港、澳門未來發展領航指向,為做好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港澳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在「一國兩制」發展進程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

  習主席的重要講話,尤其是關於銳意改革、聚力攻堅的重要論述,進一步明確了香港、澳門在新時代國家建設中的重要使命,社會各界必須深刻領會。

  用好獨特優勢拓闊發展空間

  一、「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是香港繁榮穩定的根本保障

  夏寶龍主任強調,習近平主席的重要講話,向世人雄辯證明「一國兩制」這一好制度的強大生命力。自香港回歸以來,「一國兩制」有效保障了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穩固了香港作為內地與國際市場連結橋樑的重要角色。我們深刻感受到這制度優勢帶來的歷史性機會與發展成果。

  「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關鍵在於「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香港在未來發展中必須牢牢掌握這項原則,既要全面維護國家安全和主權,也要充分利用「兩制」在資本市場、法律體系和國際網絡等方面的獨特優勢,為香港開拓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二、銳意改革、聚力攻堅是香港高質量發展的必經之路

  習近平主席指出,「維護高水平安全、推動高質量發展」這是推動「一國兩制」實踐必須統籌好的兩件大事。此一觀點為香港在全球經濟復甦乏力的大背景下指明了發展方向。夏主任表示,習主席對橫琴合作區發展建設、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作出的重要指示,是重要的方法論,也是期望和鞭策。香港需要抓住這些歷史性機遇,在以下領域實現突破:

  1. 推動經濟適度多元化

  香港經濟長期依賴金融及地產產業,經濟結構較為單一。借鏡澳門橫琴合作區的經驗,香港應加速推動創科、綠色經濟、文創等新興領域發展,利用粵港澳大灣區這一大平台,與內地深化科技和產業協作,實現經濟多元化。

  2. 優化營商環境,銳意改革

  夏主任指出,深刻領會關於「三個要看」的重要論述,把握好香港、澳門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的定位和作用。其中包括要看在發揮「兩制」之利、推進兩地規則銜接和機制對接上,有沒有創造新的制度性成果。

  強化「內聯外通」獨特優勢

  香港各界應配合特區政府銳意改革,進一步優化稅收、金融監理等營商政策,同時積極推動與內地市場的深度對接,打通兩地資金、人才和貨物流通的瓶頸,為國際資本和企業打造更具吸引力的平台。

  3. 發揮內聯外通優勢,聚力攻堅克難

  香港作為「內聯外通」的橋樑,要進一步強化這項角色,既服務國家建設,也擴大國際影響力。具體來說,可以透過增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經貿合作,發揮香港在金融、航運、貿易等領域的優勢,鞏固其作為國際化平台的核心地位。

  習近平主席的重要講話為香港未來的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身為香港工商界的一員,我深刻體認到銳意改革和聚力攻堅的重要性,更加明確了我們在新時代的歷史使命。我們要全面貫徹習近平主席的重要講話精神,緊抓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建設的歷史機遇,在經濟發展、社會和諧和國際合作等方面展現更大作為。

  有祖國作為堅強後盾,有「一國兩制」這一好制度的保駕護航,香港一定能夠再創輝煌,為實現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作出新的貢獻。

  全國政協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