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點成面/大科學裝置「扎堆」 集群效應凸顯

  圖:先進阿秒激光設施啟建,吸引不少科研人員前來了解項目。
  圖:先進阿秒激光設施啟建,吸引不少科研人員前來了解項目。

  大灣區的大科學裝置最近正在「扎堆」開建。除先進阿秒激光設施正式開建外,附近還有正在規劃中的南方先進光源。距離東莞松山湖不到10公里的深圳光明科學城,則在建設一台高重頻自由電子激光裝置。東莞市市長呂成蹊10日表示,期待大科學裝置的聚集效應能夠進一步釋放,中國散裂中子源與先進阿秒激光能夠優勢互補、相得益彰,將我們探索世界的空間尺度,推進到中子層面,時間尺度精細到阿秒量級,發揮大科學裝置「1+1>2」的作用,為科技強國建設貢獻東莞力量。

  「這些大科學裝置設施的組合,將形成支撐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的大科學裝置集群,推動科學研究和高新產業發展。」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長、中國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總指揮王生在日前舉行的粵港澳大灣區平台型大科學裝置應用研討會上表示,世界範圍內很少有這幾大平台型大科學裝置建在一起的,大灣區這樣的嘗試必將能發揮集群效應。

  京港學術交流中心總裁徐海山亦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大科學裝置群距香港約1小時車程,距澳門約2小時車程,而港澳聚集了一批國際頂尖的研究型大學,設施與大學的融合,將進一步增強集聚效應,提升粵港澳大灣區的基礎研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