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經濟/復甦呈波浪式 提防外需風險衝擊\李 湛
筆者對2025年宏觀經濟大致判斷是,外需大概率走弱、政策發力內需對沖,經濟或延續波浪式修復。
外需大概率走弱。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上台後大概率實施逆全球化政策,向全球國家加徵關稅,同時加快製造業向美國回流,並收緊移民政策。特朗普上述政策主張可能對全球需求和供應鏈產生新一輪衝擊,進而導致全球經濟增長與需求走弱。
政策發力下,經濟企穩向好可期。在外需大概率走弱的背景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將全方位擴大內需作為2025年政策發力的核心,「加強超常規逆周期調節」下政策密集發力,或將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進而支撐經濟企穩向好,預計2025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有望回升至5%以上。
促消費三方面發力
經濟延續波浪式修復。特朗普上台後可能加劇中美之間的經貿摩擦,全球範圍內民粹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繼續抬頭,中國面臨的外部風險有增無減。同時,居民部門、企業部門信心修復還需要一定時間和過程。因此,2025年經濟企穩向好或並非一蹴而就,而是波浪式修復。
國家對於提振消費非常重視,結合1月3日發改委在國新辦發布會上的表態,2025年促消費有望從以下三個方面發力。
首先,運用財政資金加大對消費支持力度。加力擴圍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在之前汽車、家電、家裝的基礎上,實施手機等數碼產品購新補貼,對個人消費者購買手機、平板、智能手錶手環等三類數碼產品給予補貼。同時,支持服務消費,2024年中央多個重要會議強調,要高度重視養老、託育和旅遊等服務領域的發展,通過完善服務設施、提高服務質量等措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服務需求。
其次,促進居民增收減負。主要是開展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提高勞動者職業技能帶動就業和收入提升。完善社會保障、提振居民消費意願,如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和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提高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加強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等。
再次,穩住樓市股市,守護好居民部門的「錢袋子」。通過居民財富保值增值,發揮財富帶動消費的正向效應。中央政治局會議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穩住樓市股市」,2025年風險資產價格大概率企穩回升。但臨近特朗普上台,美國聯儲局放緩降息節奏,地緣政治風險持續外溢,外部風險加劇擾動資本市場,短期來看市場還需要一段時間企穩。
分散投資規避風險
因此,在資產配置上可以重視和關注高分紅權益資產。銀行、煤炭、電力等高分紅股票具有較高的股息收益率、企業有相對穩定的盈利能力,這些屬性有望為投資者提供較為可觀的現金流回報。這些行業通常與經濟周期關聯度不強,在經濟不確定性增加、長端利率下降的情況下,其穩定的分紅特性可以為投資者提供一定的風險緩衝。同時,對於注重全球資產配置的投資者而言,通過分散投資於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資產,可以有效降低單一市場風險對投資組合的衝擊。
簡單概括,2025年宏觀經濟在政策推動下逐步向好,但經濟復甦或仍然呈現波浪式的特點,需要有充分的信心和足夠的耐心。對於決策者而言,大力提振消費、解決國內需求不足是政策發力的重中之重,希望進一步穩定全社會預期。對於投資者而言,2025年要繼續重視風險管理和現金流管理,避免盲目追求高收益而忽視潛在風險,做好分散投資。
(作者為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經濟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