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出援手/團體派飯 冀助無家者重返社會
天氣寒冷,大公報記者昨日早上走訪多區,見不少市民着羽絨上街,有學生攜暖包禦寒,有市民表示,會穿多些打底衫,盡量穿戴頸巾等保暖衣物。有非牟利組織昨日派發大約300至400份飯和熱湯予無家者,有社企入冬以來每星期向基層約派出3000份飯,而冬至及早前較冷日子,亦有舉辦長者免費用餐日和派發羽絨的活動。
非牟利慈善機構「同路舍」社區聯繫總監劉紫瑩昨日向《大公報》表示,近日因應天氣轉冷,團體的社區中心除維持每日向無家者派發300至400份飯之外,亦增加了冷帽、手套等禦寒衣物的派發。同時透過健康講座、職涯規劃諮詢等服務,期望幫助他們盡早重返社會。她說無家者的生活背景和精神需求各有差異,因此安排社工提供跟進服務,目前團隊有近60名社工,平均每人要跟進十餘人。
「北河同行」創辦人陳灼明表示,今年入冬以來,平均每星期都會派出3000份免費餐。早前在冬至舉辦了「冬至長者日」,讓65歲以上的長者可憑身份證免費用餐;上月中,他們將善長送來的保暖睡袋送贈予多區無家者,期望協助他們過冬。
寒冷天氣下,長者求助情況上升,長者安居協會昨日表示,前日(9日)接獲1861宗求助個案,較前一天(8日)急增近300宗,送院主要原因包括暈眩及跌倒。截至前日,近25000名用戶已接收協會發出的寒冷天氣語音提示及訊息推送通知,提醒注意保暖和家居安全。
大公報記者 劉碩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