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國赤字將較大幅度增加
「2025年財政政策方向是清晰明確的,非常積極。」財政部副部長廖岷10日表示,2025年中國赤字規模將有較大幅度增加。「隨着赤字率的提高,再加上財政政策的乘數效應,必然會帶動更多的銀行信貸和社會資本的投資,進而促進有效需求的增加。」
據介紹,2025年財政部將加大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協調力度,安排更大規模政府債券等,為穩經濟保駕護航。「我們將密切跟蹤國際國內形勢,適時進行科學設計和動態調整,梯次拿出我們的政策『後手』,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廖岷說。\大公報記者 任芳頡北京報道
2024年中國財政可實現收支平衡
昨天在國新辦舉行的「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效」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廖岷表示,2024年中國財政運行總體平穩,預算執行情況較好。收入方面,保持恢復性增長態勢,全年財政收入可以完成預算目標。支出方面,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超過28萬億元(人民幣),為經濟社會提供了必要的財力支撐,全年可實現收支平衡。
增強地方財力 兜牢「三保」底線
「2025年,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未來可期,主要體現在力度、效率、時機三個方面。」廖岷表示,在力度上,要用好用足政策空間,加強逆周期調節,提高財政赤字率,加大支出強度,進一步增加對地方轉移支付、增強地方的財力、兜牢「三保」(指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支出)底線,安排更大規模的政府債券,包括超長期特別國債、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在效率上,大力優化支出結構,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費、增後勁,加大對穩就業的支持。此外,還將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持續用力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促進財政平穩運行、可持續發展。
廖岷表示,根據宏觀經濟逆周期調控的需要,2025年將提高財政赤字率。「再加上我國GDP規模是不斷增加的,赤字規模將有較大幅度增加,財政總支出會進一步擴大,逆周期調節力度也會加大,為經濟持續回暖向好提供有力支撐。」同時,安排更大規模的政府債券,擴大超長期特別國債規模,更大力度支持「兩重」項目,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增加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限額,帶動擴大有效投資。
此外,2025年還將加大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協調力度,注重提升政策的組合效應和乘數效應,通過公共資金的運用,帶動激發更多的信貸資金和社會資本投資,恢復市場信心。
專家:促進消費推動創科
「隨着赤字率的提升,財政政策的乘數效應將顯現,進一步促進有效需求的增加,為經濟發展注入更多動力。」中央財經大學博士後研究員胡鴻雁對大公報表示,提高赤字率意味着政府將增加財政支出,這可以帶動更多的銀行信貸和社會資本投資。同時,更多的資金將被用於支持就業、消費以及科技創新等領域,不僅能夠促進經濟增長,還能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實現高質量發展。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把支持擴大國內需求作為第一項重點任務。廖岷表示,財政部在2025年將加大力度來支持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面對內外部環境的新情況和新問題,財政有充足的政策空間和工具。我們將密切跟蹤國際國內形勢,適時進行科學設計和動態調整,梯次拿出我們的政策『後手』,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廖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