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工商界建言北都區建設 加強灣區合作推重點產業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胡恬恬、黃子晉)「學習貫徹習近平主席在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上重要講話精神」專題研討會前日在北京舉行。多個香港政團和工商界人士表示,港澳社會各界應牢記習主席的重要講話精神,把握新發展格局帶來的契機,尤其可在金融、貿易、創科等重點產業領域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互動合作,並透過制度上的大膽創新,以新思維打破傳統局限,攜手促進灣區互利共贏發展。
經民聯認為,在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過程中,需要有清晰的戰略規劃和長遠目標。經民聯作為團結工商專業界別的愛國愛港力量,將帶領工商專業界,以實際行動助力香港開拓經濟發展新空間,發揮「超級聯繫人」及「超級增值人」的重要角色,向外推廣香港良好的營商環境和發展機遇,對內大力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發展戰略,構建北部都會區及河套地區的規劃發展。
自由黨表示,在未來的日子,自由黨必定會繼續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做好團結社會各界的工作,並積極推動工商界抓住機遇,更會充分利用好中央給予香港的一系列惠港政策,善用「一國兩制」下的獨特制度優勢,以及國家給予的無限和堅實支持,相信有偉大祖國作堅強後盾下,香港特區必定能夠再創輝煌。
香港研發 灣區製造 全國市場
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蔡冠深建議,香港應打造成為國際級品牌中心,在香港申辦「世界品牌日」,通過一系列節慶、研討、展銷活動,擴大中國品牌在全球的影響力和競爭力;與大灣區的黃金內灣區域合作打造具有「生產+外銷+內銷」功能的「內外貿一體化發展功能區」,實踐「香港研發、灣區製造、全國市場」。
他認為,香港與內地可在電子商貿方面攜手搭建合作平台,優化供應鏈管理、海外倉儲網絡等領域;探討加強大灣區跨境電商合作,落實產品統一認證和品質檢測標準,建設跨境供應鏈管理中心,讓香港在大灣區產業鏈跨界融合創新發揮引領作用。
北都區將是跨境合作新模式平台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盧金榮表示,北部都會區擁有接壤深圳的先天優勢,是香港連接大灣區的重要窗口,建議將北都區打造成深港經濟融合和跨境合作新模式的試驗平台,透過設立「通關緩衝帶」,對區內貨物、人員和資金進出內地實施特殊的便利化安排,讓大灣區內的創新要素可跨境、便捷流動,加快大灣區高質量發展。
特區政府正試行「片區開發」模式,加快北都區建設,他建議特區政府可同步開展試點產業園區規劃和建設,優先從新興產業和傳統優勢產業中各選擇一個產業,建立涵蓋上、中、下游的全產業鏈,以作為北都區產業園區建設的示範項目,加強和堅定各界對投資北都區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