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科學接種疫苗 對學生健康負責

  寒潮襲港,流感風險隨之加重。最新監測數據顯示香港已進入流感季節,然而,全港有168間學校拒絕安排學生集體接種流感疫苗,令人憂慮。流感疫苗是十分成熟的疫苗,安全有效,專家學者均倡導大範圍接種,學校應該對學生的健康負責,尊重科學,理性看待疫苗的效果。更應該負起公共衞生的責任,共同築起防疫屏障,保護免疫力較弱的人士。

  流感疫苗作為一種預防流行性感冒的有效手段,在每年冬季都受到廣泛接種,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科學驗證和專家學者的廣泛認可。衞生署和多位醫學專家一再呼籲市民,尤其是兒童和長者等易感人群,應盡早接種疫苗,以降低感染風險和減少嚴重併發症的發生。

  然而,部分學校拒絕安排集體接種的原因多種多樣,有的擔心打針會造成幼童不安,難以控制場面;有的因為部分家長和學生對疫苗存在誤解,認為接種疫苗無用甚至有害。這些擔憂和誤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眾對疫苗認識的不足和公共衞生意識的薄弱。

  值得注意的是,接種疫苗是群體免疫的理念,並非個人接種保護個人,而是大家接種保護大家。流感疫苗並非僅僅保護個體免受病毒感染,更重要的是通過群體免疫效應,減少病毒在社區內的傳播,從而保護那些因年齡、健康狀況等原因免疫力較弱的人士,如家中的長者和兒童。

  學校負有保護學生身心健康的責任。流感是一種具有高度傳染性的呼吸道疾病,學校是人員密集的場所,很容易形成群體爆發。因此,學校應該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安排學生集體接種疫苗,以形成有效的防疫屏障。

  就此,特區政府應進一步加強公眾教育,通過各種管道普及流感疫苗的重要性和安全性知識,消除公眾的疑慮和恐懼。因應部分學校因種種原因無法安排集體接種的情況,政府應提供更加靈活和個性化的接種方案。例如,可以設置社區疫苗接種點,方便家長帶孩子前往接種;或者與學校協商,利用課後時間或假期安排專門的接種活動。這些措施都有助於提高疫苗的接種率,從而更有效地應對流感疫情的挑戰。同時,學校也應主動與拒絕接種的家長溝通,解釋接種疫苗的必要性和好處,鼓勵家長積極為孩子接種疫苗。

  回顧過去幾年,新冠疫情給我們帶來了深刻的教訓。疫情期間,我們見證了團結一心、眾志成城的力量,也意識到公共衞生體系的重要性和脆弱性。如今,雖然新冠疫情已經得到初步控制,但我們仍不能掉以輕心。我們必須時刻保持警惕,加強預防和控制措施,確保公眾的健康和安全。因此,學校、家長和社會各界人士,應該共同承擔起保護學生健康、維護公共衞生的責任,有效地應對流感等傳染病的威脅,讓孩子們在一個健康、安全的環境中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