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大市場助擴內需 今年中國GDP料增4.5%

●錢慧敏(左)表示,踏入2025年,隨着政策支持相繼落地及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穩步增加,內地消費品市場有望獲得新的發展動力。右為翁昕。 記者曾興偉 攝
●錢慧敏(左)表示,踏入2025年,隨着政策支持相繼落地及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穩步增加,內地消費品市場有望獲得新的發展動力。右為翁昕。 記者曾興偉 攝


  科大利豐:新質生產力帶動流通體系效率躍升

  科大利豐供應鏈研究院昨發布《2025年中國商業十大熱點報告》,料2025年中國GDP增長4.5%,零售銷售額漲5%。報告並對2025年中國十大熱點(見另表)作出預測,排首位是三中全會精神將引領統一大市場加快建設,新質生產力帶動流通體系效率躍升。研究院認為,隨着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要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並將擴大內需作為首要任務,料2025年中國消費品市場將迎來更強勁的發展態勢。 ●香港文匯報記者 馬翠媚

  科大利豐供應鏈研究院研究主管錢慧敏昨表示,去年中國消費品市場逐步復甦,但受經濟形勢及就業不確定性等因素的影響,消費者信心仍較為低迷,而踏入2025年,隨着政府支持政策的相繼落地及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穩步增加,該領域有望獲得新的發展動力。

  服務消費增速快於商品消費

  她指出,今年內地消費品市場除了有望受惠新質生產力外,中國服務消費增速快於商品消費增速,2024年1月至10月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6.5%,比同期商品零售額增速高出3.3個百分點。她相信城市化推動服務消費發展,料「Z世代」(1997至2010年出生的人)與「銀髮一族」或為服務消費主力,加上數字化技術亦成為推動服務型消費發展的重要力量。

  其他熱點預測亦包括,近年來內地縣域市場持續擴容升級,成為新的增長動力源,為企業帶來了諸多新機遇;餐飲市場面對客單價下滑帶來挑戰,商家將更注重質價比;生鮮品質消費需求持續旺盛,農產品市場帶動消費有效增長;零售業回歸商業本質;數字消費打開內需新增長;商貿物流着力推進降本增效等。

  縣域市場成新的增長動力源

  另外,科大利豐供應鏈研究院經理翁昕提到,受地緣政治緊張、國內競爭激烈等影響,中國零售企業轉向海外市場,其中東南亞、中東、拉丁美洲等新興市場成為出海的熱門目的地。她認為地緣政治緊張下,合規、本地化、供應鏈韌性是關鍵,因此建議企業在海外布局前務必開展全方位、深層次的市場調研。此外,她認為構建靈活可靠的供應鏈體系,攜手當地企業締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亦能為中國企業「出海」之路保駕護航。

  企業要大膽探索創新商業模式

  翁昕又指,現時中國消費品行業競爭白熱化,其中傳統線下商超增加線上銷售與配送服務的投入力度,因此她認為企業必須強化成本控制,提升運營效率,同時勇於探索創新商業模式,如推出訂閱服務、構建會員忠誠度計劃等,持續提升產品價值,培育穩固的品牌忠誠度,以及敏銳捕捉市場趨勢,確保企業時刻保持靈活應變能力,快速回應市場需求。

  《中國商業十大熱點報告》由香港科技大學利豐供應鏈研究院攜手中國商業聯合會專家工作委員會共同編著,今年是該系列報告連續第22年發布。該報告匯集了超過160位內地專家的意見,全面追蹤中國商業市場的年度發展情況,為外國企業和投資者就業內最新趨勢作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