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口費」案宣判 特朗普獲無條件釋放
帶犯罪紀錄重返白宮 美史上首名重罪犯總統
香港文匯報訊 美國總統當選人特朗普因「掩口費」案被控的34項重罪,去年被裁定全部罪名成立。紐約州最高法院法官梅爾尚周五(1月10日)作出判刑,宣布特朗普無條件釋放,不予任何懲罰。但由於留下案底,特朗普仍將成為美國史上第一名重罪犯總統。
特朗普透過視像聽取判決,他聲稱自己完全無辜,強調沒有做錯任何事。梅爾尚形容這是一個非比尋常的案例,而這項判刑是任何刑事法院法官作出的最困難和最重要決定之一。他強調總統的權力無法抹去陪審團的裁決,聲稱最重要的是為美國總統辦公室提供法律保護,而不是為辦公室的主人,他的判決「不會降低犯罪的嚴重性,也不會以任何方式證明犯罪的合理性」。
特朗普:可悲的政治迫害
特朗普在名下社媒Truth Social上發文回應判決,表明會對判決上訴,「今天的事件是一場卑鄙的騙局,現在它已經結束,我們將對這個毫無價值的騙局提出上訴,並恢復美國人對我們司法體系的信任。」他同時指民主黨人輸掉另一場「可悲的政治迫害」。
特朗普律師團周二入稟美國聯邦最高法院,要求阻止梅爾尚的宣判程序。聯邦最高法院周四駁回特朗普律師的要求,為梅爾尚宣判清除障礙。法庭文件顯示,聯邦最高法院9名大法官以5票反對、4票贊成的結果作出裁決,駁回請求的原因是,特朗普方面質疑該案審理過程涉及違反證據規定的問題,可以通過正常上訴程序解決,另外鑒於紐約法官表示將判處「無條件釋放」,宣判對總統當選人職責會帶來較小的負擔。紐約州上訴法院同日也裁定拒絕特朗普方面提出中止宣判的動議。這項動議基於「當選總統享有豁免權」概念,但未能得到上訴法院法官認可。
《華盛頓郵報》報道,向聯邦最高法院提出申請,可能是特朗普律師團隊在該案宣判前的「最後一搏」。雖然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分歧嚴重,但他們仍駁回特朗普方面的請求。
特朗普涉嫌在2016年總統大選前挪用競選經費並偽造商業紀錄,向成人電影女星丹尼爾斯支付13萬美元(約101萬港元)「掩口費」,去年5月被陪審團裁定34項罪名全部成立。不過梅爾尚上周表態,認為了結此案件將符合各方利益,與其繼續拖延數年,在特朗普完成第二個任期後再宣判,不如在特朗普1月20日再次就任總統前宣判更好,他不傾向判處特朗普入獄,無條件釋放將是最可行的解決方案。但這項判決仍會讓特朗普帶着犯罪紀錄再次入主白宮,成為美國史上首名有重罪犯身份的總統。
反映聯邦最高法院仍具制衡能力
《紐約時報》稱,聯邦最高法院共有6名保守派法官,但在今次裁決中,首席大法官羅伯茨和同屬保守派、由特朗普任命的大法官巴雷特,加入3名自由派大法官的行列,拒絕特朗普方面的要求,更令外界關注。在特朗普新政府任內,預計聯邦最高法院將準備處理大量訴訟,今次裁決結果或帶來啟示作用,反映該法院仍具備制衡特朗普的能力,未必一面倒傾向特朗普陣營,而一向立場具獨立傾向的巴雷特,有較大機會站在自由派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