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內聯外通 釋放「一國兩制」最大紅利──學習貫徹習近平主席澳門重要講話系列社評之一
在全國港澳研究會舉行的學習貫徹習近平主席澳門重要講話精神專題研討會上,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指出,習近平主席重要講話在總結香港、澳門回歸以來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精闢概括了繼續推進「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必須把握好的4條規律性認識,科學回答了「一國兩制」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4條規律性認識當中強調,「發揮獨特優勢、強化內聯外通」,這是推進「一國兩制」實踐必須鞏固提升的功能作用。在「一國兩制」安排下,港澳既享有巨大的「一國」之利,又擁有廣闊的「兩制」之便,連接祖國內地同世界各地的重要橋樑和窗口作用更加凸顯。港澳「內聯」「外通」兩頭都要到位,最大限度對內對外釋放「一國兩制」制度紅利,把港澳國際品牌擦得更亮,開創「一國兩制」成功實踐新篇章。
夏主任指出,在「內聯」方面,港澳有着搶抓國家重大機遇、坐擁內地廣闊腹地和超大規模市場的優勢;在「外通」方面,港澳作為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重要橋樑和窗口與國際接軌,順暢對接國際規則、規制、管理、標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金字招牌享譽世界。港澳的這些優勢,絕不能褪色、不能閒置,必須加強,更好發揮作用。
國家發展始終是港澳發展的最大依託,港澳回歸祖國以來,與祖國內地的交流合作日益密切,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道路越走越寬廣。強化「內聯」,不僅局限於珠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更要放眼整個祖國內地,找到港澳所長和國家所需的交匯點,深度對接國家發展戰略。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強調要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進入「快車道」。當前,國家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大力培育新質生產力,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競相湧現;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進入加快速度、縱深推進的新階段。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全面深入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港澳實現更好發展的大勢所趨、機遇所在。
香港擁有雄厚的科研實力、完善的法律制度、健全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高度國際化市場化的營商環境,把香港的科研優勢與大灣區內地城市的成熟製造業、廣闊市場相結合,建立完整的產業集群,加快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推動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支持配合國家的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貢獻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塑造香港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
港澳在國家對外開放中具有無可替代的獨特優勢,強化「外通」,港澳應順暢對接國際規則標準,把港澳的國際品牌擦得更亮,在國際舞台上展現更大作為。
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指出,健全香港、澳門在國家對外開放中更好發揮作用機制。港澳在國家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深化外貿體制改革、深化外商投資和對外投資管理體制改革、優化區域布局、完善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機制等方面都大有可為,港澳一張張「金字招牌」更加閃亮 。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是全球最自由、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實行普通法、簡單低稅制、資金自由流動、與國際接軌。昨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再次肯定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和功能,認同香港特區政府在開發新增長來源方面的努力,包括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增加投資,以及吸引海外人才和高端產業來港。
香港要強化海外企業「請進來」、內地企業「走出去」的平台功能,積極參與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拓寬新興市場合作,助力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香港 「超級聯繫人」「超級增值人」的角色必更突出。
港澳發揮好「一國兩制」下「內聯外通」的獨特功能,一定飛得更高、走得更遠,創造更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