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巴內失衡跌倒個案 逾六成無緊握扶手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張茗)新春將至,遇上寒潮,不少辦年貨的市民手提大包小包物件搭巴士,未有扶好扶手,加上衣物臃腫,容易失衡跌倒。據九巴統計顯示,去年每月平均有41宗乘客車廂內失衡個案,按年增近8%。過去兩年,失衡乘客大多超過50歲,女性佔七成。該類意外三大「黑點」分別是落車門處至車廂中後方、樓梯、車廂下層中前方至落車門處。
九巴安全總監兼九巴學院總監簡迪文(Martin Cadman)表示,2018年至2024年,乘客在車廂內失衡意外以冬季,即11月至2月期間較多時發生。在2023年及2024年的個案中,大部分事主為50歲以上,約七成是女性。根據年齡劃分,最常見的失衡群組為66歲至70歲的長者,其次為56歲至60歲群組。簡迪文表示,大部分為輕傷,而長者則容易出現失衡摔倒後重傷。
常見車廂內的失平衡位置,他點出了3個「黑點」,依次分別為落車門至車廂中後方、樓梯、車廂下層中前方至落車門,逾六成原因是乘客沒有緊握扶手,其次約兩成為外界車輛影響。
涉6因素 「大包細包」玩手機易出事
簡迪文分析,沒有緊握扶手主要有6個因素,分別為:在寒冷環境下反應遲緩,乘客衣服臃腫或雙手插袋;年底或新春期間因置辦年貨手持較多貨物;乘客攜帶「買餸車」登車,以及使用智能手機。至於外界車輛的影響,包括突然爬頭切線、無留意道路狀況下從岔道駛出。
簡迪文呼籲乘客在車廂內應當盡快坐下,或緊抓就近的扶手,在車輛停穩後才下車,盡量避免因車輛晃動而遭遇危險。為讓乘客提高安全意識,九巴學院·流動教室於本月11日在樂富巴士總站出動,推廣公眾預防在車廂內失平衡的教育。
對近月出現多宗市民及旅客攜帶行李登上巴士惹來熱議,九巴回應表示,巴士對大型行李登車有相關限制,在面對乘客攜帶超大、超重的行李時,車長有權根據實際情況拒絕該乘客登車。如果乘客登車期間攜帶過多物品,為安全起見,車長亦「可以當作車內已經滿載」,認為車長有多年的實踐經驗,有能力解決相關問題。
由於龍運巴士主要行走機場路線,九巴表示,車上有較多行李架存放行李,對可能會有乘客行李較多的路線,亦會盡量讓具有行李架的巴士行走該路線。
根據九巴的乘客須知,嚴禁攜帶總體積超過十分之一立方米、總重量超逾五公斤或含危險性或厭惡性之物件上車。該物件不得佔用座位及不得放置在巴士的通道或樓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