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新增隱性債務 推動隱性債務「清倉見底」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任芳頡 北京報道)「為支持地方化解債務風險,財政部制定實施了近年來力度最大的一攬子化債方案,合計安排1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政策資金。」財政部副部長廖岷10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目前,2024年的2萬億元置換額度,12月18日已經全部發行完畢。2025年的2萬億元置換債券,已啟動相關發行工作。這項置換債券政策實現了三個方面突出的成效:一是地方當期的流動性壓力大為減輕;二是債務的透明度大為增加;三是防風險,促發展協同性大為增強。
目前,各地置換債務平均成本普遍降低2個百分點以上,有些地方成本降低超過2.5個百分點,地方還本付息壓力大大減輕。財政部預算司司長王建凡表示,2025年將會同有關方面做好置換政策落地實施的「後半篇」文章,嚴防新增隱性債務,推動隱性債務「清倉見底」。持續保持「零容忍」的高壓監管態勢,發揮部門協同監管合力,對違法違規舉債和虛假化解隱性債務等問題嚴肅處理。
住宅成交面積環比增17%同比增18%
「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方面,相關部門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部分城市呈現了積極的勢頭,政策效果正在逐步顯現。財政部綜合司司長林澤昌表示,據統計,2024年12月份,重點100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環比增長約17%,同比增長約18%。「下一步,主要是推動政策落實,讓政策效應充分發揮出來。」
擴大專項債使用範圍,允許用於房地產相關的「兩個領域」,都是增加有效需求的政策。在2025年新增發行專項債額度內,地方可根據需要統籌安排用於土地儲備和收購存量商品房,「這兩項政策都將在2025年逐步釋放。」林澤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