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內聯外通 加速灣區融合發展

  楊莉珊 全國政協委員 中國香港(地區)商會會長

  中央港澳辦、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日前在解讀習近平主席在澳門回歸25周年的重要講話時表示,習近平主席的重要講話貫通歷史、現在、未來,深刻揭示「一國兩制」的實踐規律,開闢了新時代「一國兩制」理論新境界。習主席重要講話在總結香港、澳門回歸以來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精闢概括了繼續推進「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必須把握好的4條規律性認識,科學回答了「一國兩制」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這些重要論述,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一國兩制」理論體系,把對「一國兩制」實踐規律的認識和把握提升到新的歷史高度。

  習主席提出的「三點期許」和「四點希望」不僅適用於澳門,也同樣適用於香港。這些期許和希望為香港和澳門的未來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導方向。在內聯方面,香港應該積極融入國家「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抓住大灣區建設的重大機遇,推動河套合作區、北部都會區等重點項目建設,促進科技創新、綠色經濟發展。加強與澳門的合作,爭取與橫琴加深互動,這些都是非常有前景的舉措。在外通方面,香港憑藉其國際化優勢,可以在金融、航運、貿易及創科等領域發揮關鍵作用,成為國家「引進來」和「走出去」的重要支點。

  目前香港的經濟增長面臨挑戰。過去連續兩個財政年度出現財政赤字,今個財政年度(2024至25年度)的綜合赤字在計及發債所得後,預計將在一千億元以下。宏觀而言,高成本必須對應高增值,沒有高增值就無法長期維持高成本。香港的高增值發展主要在兩方面,一是金融業這個傳統強項;二是創新科技,這個正是香港正積極投入的方向。香港要加速大灣區融合發展,吸引大灣區內地資源流入香港,幫助香港嵌入大灣區的高科技產業鏈,搭上內地高科技迅速發展的快車。

  香港需要改革創新,積極應對各種挑戰。香港回歸祖國以來的事實充分說明,中央的支持和「一國兩制」優勢,正是香港克服一切困難、戰勝一切挑戰的最大信心所在。香港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獨特優勢,抓住大灣區建設和「一帶一路」建設的機遇,推動經濟多元化和可持續發展。這些重大項目不僅有助於提升香港的國際競爭力,還能促進與內地和其他國家及地區的合作交流。大灣區建設可以為香港帶來更多的創新科技和產業升級機會,而「一帶一路」建設則能夠加強香港作為國際金融和貿易樞紐的地位。通過積極參與這些戰略,香港可以實現更高水平的經濟增長,為市民帶來更多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