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寶齋/明清肖像畫珍品 亮相深博

  圖:「數風流人物——明清肖像畫展」正在深圳博物館舉行。
  圖:「數風流人物——明清肖像畫展」正在深圳博物館舉行。

  肖像畫在明清時期發展鼎盛,不僅再現歷史人物的形象,還承載着政治、禮制、藝術、風俗、服飾等方面的歷史信息,成為了解當時社會文化的重要載體。「數風流人物——明清肖像畫展」正在深圳博物館舉行,呈現中國國家博物館和深圳博物館藏共一百三十餘件肖像畫作品,涵蓋帝后御容、功臣像、閨閣女容、文人雅集、行樂圖等豐富類別,展示明清數百年間肖像畫的發展。\大公報記者 李望賢深圳報道

  展覽以四個單元精心呈現:「帝王·皇族」展現皇室的威嚴尊貴;「名臣·名士」彰顯功臣文人的智慧才情;「閨閣·女容」描繪女性的溫婉柔美;「雅集·行樂」呈現古人社交的休閒場景。其中有一批具歷史價值的經典作品:如《宋太祖趙匡胤像》、《康熙書房坐像》等,反映了不同歷史時期帝王肖像的表現形式與藝術特點;再現繼王羲之蘭亭集之後最著名文人雅集之一的《西園雅集圖》等。

  以形寫神 畫工精湛

  在明清肖像畫中,帝王和皇族成員佔據重要部分。此類肖像畫多以寫實為主,以形寫神,賦色厚重,畫工精湛,是明清時期傳神寫照的典範。

  其中《宋太祖趙匡胤像》為明朝時期作品,是由宮廷畫師根據遞藏本臨摹繪製的宋太祖全身立像。畫像上宋太祖頭戴平施兩腳幞頭,身着描金團龍紋袍,腰間束玉帶,一手持帶,一手向下垂放,腳穿皂紋靴而立,表現出其器宇軒昂的帝王之相。

  《清康熙書房坐像》畫中康熙面容清癯,鬍鬚花白,頭戴黑色貂皮珠冠,身穿黃色緞地吉服袍,盤膝坐於鋪設錦墊的寶座上,雙手輕按在面前的繪金漆琴式三足案上,案上攤開一本書。此畫中康熙左右兩側,繪有形制一致的書槅,形成對稱之勢,書槅上陳設古玩器物和書籍。此畫色彩華麗,氣氛肅穆,每個部位均繪製得嚴謹工整,既表現了帝王莊重威嚴的氣質,又不失生活氣息。

  清代寫意 頗具辨識

  在明清肖像畫中,名臣名士亦佔重要地位。此類肖像雖多依藍本而作,卻在審美與表達上異於前朝,彰顯明清時代特色。肖像中,朝服便裝皆有,正面像與行跡圖並存,其文化內涵與人物身份多有所關聯,具有膜拜、瞻仰及紀念的意義。以明代「早朝圖」為例,體現出人物與禮制、官制、服飾融合之態。至清代,肖像畫中人物形象有向寫意轉變的,也有受西方文化影響的情況。

  展覽中一組《李白》、《顏真卿》、《白居易》、《韓熙載》等唐代名臣畫像頗為吸睛。據悉,乾隆下令整理修復傳自明代宮廷的帝后畫像以及歷代名臣、名賢畫像,並作《南薰殿奉藏圖像記》刊刻於石。這批肖像畫後來被稱為「南薰殿圖像」。此冊《唐名臣像》可能即是其中之一,但無南薰殿印,共十一開,繪有唐代名臣共二十二位,右上有人物名題籤。所繪均為半身像,人物形象及面部特徵參考了前朝歷代圖像,頗具辨識性。

  《鄭成功畫像》中,鄭成功呈坐姿形態,頭戴黑色平頂冠帽,身着寶藍色外袍,與人對弈於樹下,他左手放於桌前,右手呈現執拿棋子的姿勢;右腳略往前跨出,眼神順右腳跨出方向向前凝視,聆聽一軍師稟報軍情。其神態安靜,體態修長,展現正義凜然的形象。

  女性肖像 韻味凸顯

  眾多明清時期的女性肖像畫是本次展覽的一大亮點。據介紹,明朝以後,女性肖像畫逐漸聚焦於獨立個像描繪,出現不少名淑才媛、閨閣女子的個人畫像,一定程度上體現出當時女性觀念的覺醒。明清以來獨立描繪女子肖像畫的新風氣,對了解其背後的社會生態有重要的文獻價值。

  其中展出的《李清照像》相傳為李清照三十一歲傳世形象。畫中描繪李清照低頭賞花的慵懶嬌態,不加背景烘托,反而把女子韻味加以呈現,神態文靜閒適。在筆墨的處理上,此圖描繪細緻入微,臉部以白粉暈染,微微烘托出顴骨與鼻樑,可見明末「波臣派」的影響。

  清代畫家改琦描繪西晉官僚石崇寵妾的《綠珠像》也備受關注。畫中美人身着廣袖長袍、披帛以及蔽膝,雙手相疊於腹前,其中左手執一枚綠珠,衣飾裝扮富麗,身段纖細端正,頭面向前方,謹守禮節。在細長眉眼與櫻桃小口、寬大長裙與飄逸披帛的對比之下,顯得清秀雅逸。

  文人群像 展現雅趣

  是次展覽還有一大亮點,便是展出眾多文人雅集和行樂圖。據悉,雅集和行樂是明清時期文人肖像的重要表現形式。雅集圖展現文人群像,將眾多文人置於林泉高致或宴遊玩賞之中,烘托出群體性的文人雅趣。行樂圖一般是將人物置於優雅而富於詩情的山間或林下,將自然與人文環境融為一體,折射出淡泊明志、遠離塵囂的文人身份與雅趣。

  該單元中展出的《明憲宗元宵行樂圖》長約6米,圖卷描繪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明憲宗朱見深效仿民間風俗習慣,在宮廷中慶賞元宵的情形。畫面以宮廷紅牆為間隔,分為三段,明憲宗身着不同顏色的盛裝在各段出現。首段繪明憲宗坐於殿前石台上的黃帳篷下,頭戴黑色便帽,身着淺青色繡金龍袍,觀看太監、男女童子燃放爆竹彩焰;中段出現的明憲宗着繡金龍黃袍,站在殿前石台右側,觀賞殿前童子或圍在貨郎售貨車前,或手持魚形燈、象形燈等玩耍;第三段明憲宗着淺黃色龍袍,面朝右欣賞化妝演出和各式雜耍。這幅圖卷構圖嚴謹,筆法細膩,畫面上的宮廷院落巍峨壯觀,各種人物的情態、動作細緻入微,繁而不雜,多而不亂。其中雜技、魔術、煙花爆竹及鰲山燈市等場面恢弘,是一幅寫實性的行樂圖,也是一幅明代民俗畫的代表作。

  據悉,圍繞是次展覽,深圳博物館還於展廳內設置了「名臣名士翻翻樂」、「歷代名人時間軸」兩款針對歷史人物知識的多媒體互動應用,兼具科普與趣味性。展覽期間還將舉辦「深博雅士學園」系列公共教育活動,提供豐富多元的博物館學習體驗。

  展訊/「數風流人物——明清肖像畫展」

  地點:深圳市福田區深圳博物館金田路館(歷史民俗)

  展期:即日起至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