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人語/恒指有力上二萬四 「長揸」港交所騰訊
港股在2024年扭轉連跌四年的劣勢,惟現時估值仍然便宜,令人關注2025年的表現。資深分析師陸東昨日認為,估值低殘因素、息口趨於下行,以及中央政府推行的刺激經濟措施,均惠及香港資產市場,港股和A股2025年「絕對有條件」上升20%,年內高位分別可見24000點和4000點,相信對市場流通性和穩定樓市大有幫助。/大公報記者 彭子河
不過他認為港股「不是牛市重臨」,而是均值回歸,由「超級平股市」變成「無咁平股市」,而現時是適合入市時機。他披露自己手上持有港交所(00388)和騰訊(00700),年內將長期持有;如果恒指回升至24000點左右,港交所可回升至大約400元,騰訊升至近500元不是問題。
陸東昨日出席「東亞銀行2025年經濟及市場展望講座」時,與會人士問及他對高息股的觀點。陸東提醒說,應留意提供高息的股份,是受周期因素驅動,抑或可持續下去。東亞銀行首席投資策略師李振豪補充,電訊股和公用股既能提供高股息,也是由本業驅動。
油價料回軟 避開石油股
另方面,陸東預期人民幣將會貶值,雖然利好內地出口,惟對於內地訪港人士的消費則有負面影響,故相對看淡香港零售市場。他也建議投資者避開石油股,原因是未知特朗普和俄羅斯的行動對油價有何影響。李振豪指出,美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與油價的相關度超過七成,如果美國大量增加石油供應,油價將由每桶70美元拉低至60美元,甚至50美元,通脹的憂慮是否仍在實屬疑問,但相信這個情景要到下半年才會出現,因政策制訂需時。
樓市方面,陸東維持本港樓價中長期偏淡的觀點,但認為「今年不用跌」,也未必有升幅,大致持平,是樓市炒家的「逃生門」,部分原因是息口回落,而租金水平上升,對資產市場有幫助。
他認為,本港未來幾年的土地供應趨於正常,樓市最大風險來自發展商對一手樓開價的取態。如果開價低,將會拖低二手樓,再掉頭影響一手樓,形成惡性循環,有如香港在1998至2000年的狀況。此外,樓價下調後,本港家庭負債佔本地生產總值(GDP)的比例相應下降,但仍高企於90%以上,高於1997至1998年期間70%左右,故不認為樓價可以見底回升,相信今年大致持平,等市場「消化一下」。
港息有1/4厘下調空間
息口是影響樓市的重要原因。東亞銀行首席經濟師蔡永雄表示,預期美聯儲今年將減息3次,上半年每季各減息1次,下半年再減息1次,預料中性利率處於2.5厘至3厘。在聯匯制度下,預期港元最優惠貸款利率今年仍有0.25厘的減息空間,主要視乎大型銀行取態、資金情況,及當前的新股招股活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