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加快培育銀髮經濟龍頭企業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深化養老服務改革發展的意見》(簡稱《意見》)近日發布,是中國首次以中共中央、國務院名義印發關於養老服務工作的意見,提出鼓勵外商投資國內養老服務產業並享受國民待遇,推進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養老服務一體化等。
民政部副部長唐承沛9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按照部署,養老服務網絡到2029年基本建成,到2035年更加健全。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司司長劉明表示,要支持各類企業積極參與,加快培育一批銀髮經濟龍頭企業。\大公報記者 任芳頡北京報道
鼓勵外商投資養老業 港企大商機
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司司長劉明指出,「當前銀髮經濟成為社會廣泛關注的熱點之一。去年初,國務院對發展銀髮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作出專門部署,這次養老服務改革發展的意見進一步深化。」
劉明表示,一年以來,發展培育銀髮經濟,有多方面進展,包括做好老年人社區助餐等老年人急需的民生實事,強化老年用品創新,培育壯大市場規模,優化發展環境等。銀髮經濟前景廣闊,從需求變化看,老年人群體規模不斷上升釋放大量老年產品和服務需求,隨着消費意願和消費能力升級,需求結構正在從生存型向發展型轉變。
推動銀髮經濟提質擴容
劉明續指,從消費趨勢看,老年人與年輕人消費邊界不斷融合,消費觀念、消費結構愈發重合,更加注重個性化和悅己消費,成為消費多元化發展的關鍵群體。從產業發展看,銀髮經濟促使各產業為老年人創新、創造更多的服務產品,涉及老年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為老年人服務注入了新的動力。
劉明表示,下一步,國家發改委要深挖和培育銀髮經濟消費潛力,從做好服務上做文章,推動銀髮經濟提質擴容。一是做強主體,支持各類企業積極參與,加快培育一批銀髮經濟龍頭企業,推動銀髮經濟逐漸向多元業態發展。二是做優產品,引導經營主體匹配細分市場,健全產品服務的標準規範,提高產品服務品質和適老化水平。三是做大規模,促進養老與醫療健康、文化旅遊、金融等產業融合,讓老年人在醫療、出行、娛樂等方面更加方便,為老年人提供更好更溫馨的服務。
港老人將迎更多養老選擇
《意見》提出,要鼓勵外商投資國內養老服務產業並享受國民待遇,推進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養老服務一體化等舉措。香港工聯會理事長、立法會議員黃國對大公報表示,此舉不僅為香港養老機構進入內地市場提供了更為便捷的途徑,還為其享受與內地養老機構同等的待遇和優惠政策創造了條件。隨着內地養老需求的不斷增長,市場潛力巨大,香港養老機構的北上發展將有效促進內地養老服務水平的提升,同時也為香港老年人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養老選擇。
議員:助港養老業創新
「香港與內地養老服務的互動發展將呈現出更加緊密和多元化的趨勢。香港養老服務業發展比較完備,但地方有限、成本高昂,而內地市場廣闊、成本低廉,兩地優勢互補,為港人提供了更多養老選擇。隨着大灣區建設的深入推進,香港與內地養老服務的融合發展將更加緊密,為港人回歸內地養老創造更多便利和條件。」黃國說。
《意見》還提出重點推動人形機器人、腦機接口、人工智能等技術產品的研發應用。黃國認為,內地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勢頭強勁,而香港由於人工成本高昂,可以積極引入內地的先進科技,落地到香港進行先試先行,以提升養老服務的質量和效率,不僅有助於香港養老服務行業的創新發展,也為兩地養老服務技術的交流與融合提供了新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