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擷英/「人生如建築」\閒 雅
位於香港西九文化區的M+博物館特別展覽「貝聿銘:人生如建築」,於本月五日圓滿落幕。這場展覽歷時六個多月,共吸引超過二十二萬五千人次參觀,成為本地文化界的一大亮點。
貝聿銘活躍於建築界七十載,創造了無數傳世之作。他曾說:「人生如建築,而建築是生活的鏡子。」這句話道出了他對建築的深刻理解,也成為這場展覽的點題箴言。展覽中許多展品是首次向公眾展示,並且特別關注貝聿銘與香港的聯繫,包括他早期的銅鑼灣新寧大廈設計圖(附圖)。
新寧大廈是貝聿銘在香港的第一個項目,雖然如今不復存在,但它的設計理念和文化印記卻深深植根於香港人的記憶中。這座建築曾因其門前的一片空地而成為香港城市規劃中的一個特例。貝聿銘在設計時,刻意未用盡建築面積,而是為路人留出了一個綠化廣場,讓這座商業建築成為「城中綠洲」。
正是這片空地,也讓新寧大廈成為港產片的經典取景地。例如,在吳宇森的電影《英雄本色》中,李子雄從新寧大廈氣勢非凡地走出,那片空地正是場景的核心;電影《精裝追女仔》中,曾志偉模仿李子雄的經典一幕,同樣是在新寧大廈拍攝。
M+策展人王蕾曾說,新寧大廈是個很小的項目,按理說不會有太多人關注。但即使這樣,貝聿銘也將心思融入其中。這種超越功能性的設計理念,正是貝聿銘「人生如建築」哲學的體現之一。
「貝聿銘:人生如建築」稍後將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及多哈卡塔爾博物館阿爾里瓦克展覽館巡迴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