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時評】審慎開源應省則省 有效應對財赤

  曾淵滄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最新預期,本財政年度的赤字會是1,000億元以下。他出席香港電台的財政預算案公眾諮詢會時表示,香港面對持續不明朗的外圍環境和財赤,特區政府必須更謹慎管理公共財政,同時要推動經濟的提速發展,而在以開源節流恢復財政收支平衡時,會以節流為重點,並強調在考慮如何開源時會以能者多付和盡量將對普羅市民的影響降至最低為原則,目標是每年收窄政府開支增長和收支差距,希望三數年內恢復財政平衡。其後陳茂波在網誌進一步表示,當局會將工務工程按緩急輕重排序,並調整推行時間,重新調配資源,更好應對社會需要。

  如何開源節流是制定今年財政預算案最重要的一環。在研究如何開源節流之前,我們必須先了解為什麼目前特區政府會面對沉重的財政壓力。

  歸根究底,目前特區政府財政困難的最重大因素,是賣地收入大幅減少。不過,賣地收入是有周期性的,目前種種跡象已顯示,樓市最壞的情況已經過去,再加上地產商已經兩三年停止或減少買地,土地儲備大幅減少,今年地產商應該比較積極參與土地招標,預計今年特區政府賣地收入會增加。早前有人曾就樓價下跌,建議恢復2002年特區政府推出的「勾地」政策。不過,「勾地」會使特區政府完全失去土地供應的自主權,尤其會嚴重影響採取片區發展模式的北部都會區建設,因此恢復「勾地」政策的說法是完全不可行的。

  可向非民生消費徵稅

  過去兩年,特區政府及港鐵曾多次推出土地招標但不成功,現時土地供應有所減少,地產商手上的土地也已見缺乏,再如過去兩年那樣廉價推出新樓盤供應的可能性下降了。此外,美國利率已經開始呈下降趨勢,中國人民銀行也有減息降準的趨勢,這都是有利於本港樓價回升的外在因素。過去三年樓價急速下跌的主因是利率大幅上升而且長時間居高不下,遠超過地產商的預期,導致地產商資金短缺而不得不以低價銷售樓盤,致樓市泡沫破裂,特區政府賣地收入也因而大減,導致財政赤字出現。

  過去,每逢香港面對財政赤字,必定有人建議開徵消費稅。此方案可以考慮,但必須在經濟復甦時提出,民間才容易接受,現時經濟下行並不是好時機。更何況,從研究開徵消費稅到正式徵收,也有數年的時間,遠水救不了近火。

  今年特區政府開始恢復徵收3%的酒店房租稅,至今未見對旅客訪港過夜意慾造成衝擊。事實上,酒店房租稅已算是局部的消費稅,今年的財政預算案可以多一些從這方面考慮開源。舉個例子,特區政府可以徵收高消費的飲食稅,向人均消費超過一千元的餐飲賬單徵收10%的消費稅;也可以徵收演唱會、球賽門票10%的消費稅。這些徵稅都不會影響民生,而且可以讓特區政府為全面徵收消費稅的利弊進行評估。

  把政府服務企業化經營

  有關局部消費稅的徵收範圍還有很多,特區政府不妨再深入研究,在二月財政預算案發表時先提出,六個月後才執行。

  除此以外,特區政府可趁機推動以營運基金運作的香港郵政,仿效港鐵上市,屆時特區政府可以在股票市場出售香港郵政四分之一的股權換取一次性資金充實庫房,上市後的香港郵政自負盈虧,不再需要特區政府的補貼,有盈餘還可以向包括特區政府在內的股東派發股息。房屋署也可以嘗試好像領展上市一樣,組成商業機構管理旗下公屋商場,再進行上市。

  除了開源,一談節流,最多人提起的就是讓60歲至64歲長者享受二元乘車優惠。乘車優惠的初衷,是為了鼓勵長者出外走走,但事實上,不少60歲至64歲的人仍在工作,他們出行的主要目的是上班通勤,並非出外休閒遊樂,這與政策原意是相違背的。特區政府應直面錯誤,早日修正措施,二元乘車優惠只限65歲或以上人士享用。

  公務員宜凍薪不宜減薪

  對於節流,有人也建議公務員減薪。在目前的情況下,公務員減薪不是好建議,原因是目前正值樓市低潮,公務員減薪會影響他們的供樓負擔,進一步打擊樓價。不過,公務員凍薪則是可行選項。現時香港通脹低,凍薪基本上不會嚴重影響生活,而招聘公務員也可以暫停一年,暫時透過自然流失精簡人手規模,藉此讓特區政府有空間檢視如何有效善用公務員人才資源。

  由特區政府管理的康體設施,也可以適量予以外判,由商業機構經營,以節省公務員資源,減省政府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