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觀察】反腐劍指經開區 為經濟發展清障護航
去年12月,內蒙古呼和浩特經開區黨工委原書記李建平被執行死刑,其涉案超30億元(人民幣,下同),是目前公開的全國貪腐之最,甚至高於排名第二、第三位的華融原董事長賴小民(17億餘元)和呂梁市原副市長張中生(11.7億餘元)的涉案金額之和。一個地方經開區主官,位不過廳級,貪腐數額觸目驚心,背後成因發人深省。
剛剛結束的中紀委二十屆四次全會提到,今年要着重抓好金融、國企、能源、消防、煙草、醫藥、高校、體育、開發區、工程建設和招投標等領域系統整治,相較於去年,開發區等領域為新增,意味着近年來屢屢成為腐敗易發地、多發區的開發區將被重拳整治,為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清障護航。
經濟技術開發區(又稱經開區、開發區)是內地最早在沿海城市設立、以發展知識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工業為主的特定區域,後來推廣至全國,實行較為特殊的優惠政策和措施。
據商務部最新統計,目前內地共有國家級經開區233家,在招商引資、區域開放、科技創新等方面發揮了引領示範作用。然而近年來,多個本應是地方經濟發展高地的經開區,卻屢屢陷入貪腐泥沼。
十九大以來近30廳局級幹部任上落馬
香港文匯報記者初步梳理發現,中共十九大以來國家級經開區主要領導中有近30名廳局級幹部在任上落馬,其中,安徽銅陵經開區6任「一把手」接連被查。
此外,落馬省部級高官中,多人有國家級經開區任職經歷。如,青海省原副省長駱玉林曾任西寧開發區管委會主任6年,西藏自治區政協原副主席姜傑曾任青島經開區一把手11年,貴州省原副省長王曉光曾擔任兩年貴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
多個案例顯示,案發開發區普遍存在一把手權力過大、政企不分等現象,折射出權力集中和監管失靈的共性問題;此外,開發區主要以開發建設為主,有的享有的經濟審批權限甚至與所在城市平級,開發土地多、重大項目運作密集、資金體量大,與企業、投資商之間接觸機會多,廉潔風險也隨之增大。
約束制衡開發區「一把手」權限
要真正預防、遏制開發區腐敗,需要針對發現的制度漏洞、廉政風險點,補齊短板、消除權力監督盲區,包括盡快建立完善相對獨立的監督檢察體系,依法限制開發區主官權力,尤其是強化對所謂「高配」一把手權限的約束與制衡;此外,健全區務公開制度,適度分解權力,在重大事項上實行立項與決策分離,對一些權力、資金比較集中的招商引資、徵地拆遷、工程承包等關鍵業務環節和高風險崗位,綜合運用多種手段實行有效管理和監控,從而建設高效、廉潔園區,發揮好開發區作為城市經濟發展的龍頭牽引作用。
當前,中國經濟承壓向前,回穩向好,紀檢監察部門將開發區列入重點整治領域,將起到高壓震懾作用,有助於防止腐敗擴散蔓延,為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加健康強勁的動能。●香港文匯報記者 王玨
2023年來被查的國家級經開區主要官員
時間 姓名 被查時職務
2023年5月21日 溫毓誠 山西晉中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原副書記、管委會主任
2023年5月29日 張恒道 濰坊濱海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原書記、管委會原主任
2023年6月28日 湯 山 新疆烏魯木齊甘泉堡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區)黨工委書記
2023年7月11日 文春方 湖南岳陽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
2023年8月16日 朱樹林 安徽池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
2024年2月28日 顧中明 江蘇錫山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原書記
2024年7月23日 張 劍 安徽安慶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
2024年9月3日 張 寧 雲南昆明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原主任
2024年11月28日 古勁松 安徽銅陵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
2024年12月12日 徐 春 雲南昆明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原副書記、管委會原主任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王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