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內聯外通 助力國家高水平開放
陳曉鋒 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 全國青聯委員
在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這一歷史時刻,習近平主席發表了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一國兩制」的偉大實踐和未來展望。全國港澳研究會昨日舉行專題研討會,中共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出席並致辭,解讀和分析了習主席的講話精神,對香港未來發展帶來深刻啓示和指引。
習主席的講話高屋建瓴,從宏闊的時空經緯出發,鮮明提出了「一國兩制」蘊含的和平、包容、開放、共享的價值理念。這些理念不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構成了「一國兩制」的時代意義和世界意義。「和平」、「包容」、「開放」、「共享」,這四個詞不僅是對「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精煉概括,更是對未來發展的重要指引。對於香港而言,這些理念同樣具有深遠的指導意義。
發揮國際化優勢做和平使者
和平是發展的前提。香港作為國際大都市,其繁榮穩定離不開和平的環境。「和平」,意味着以和為貴、和諧共存,提醒我們在面對分歧和爭端時,應堅持協商對話的方式,尋求共識,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香港應繼續發揮其獨特的國際地位優勢,成為和平的使者,為地區的穩定和發展貢獻力量。
包容是多元文化的體現。香港是一個多元文化交融的社會,這種包容性是其獨特魅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包容」意味着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鼓勵我們充分尊重制度差異和多元特色,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與融合。香港應繼續弘揚這種包容精神,打造更加開放、多元的社會環境,吸引更多人才和資本匯聚,推動經濟的持續繁榮。
開放是發展的動力。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其開放程度直接關係到其國際競爭力的強弱。「開放」意味着擁抱世界、攜手並進,要求我們在經濟全球化的大潮中,不斷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活力。香港應繼續深化與內地的合作,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拓展國際市場空間,提升其在全球經濟體系中的地位。
共享是發展的目的。「共享」意味着合作共贏、互利互惠,強調了發展成果應由全體人民共享。香港應繼續推進經濟、社會、文化等各方面的均衡發展,確保每一個市民都能享受到發展的紅利。同時,香港還應加強與內地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動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實現互利共贏。
4條規律性認識助推高質量發展
夏寶龍主任在進一步闡述習主席講話精神時,特別強調了繼續推進「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必須把握好的4條規律性認識。這些規律性認識不僅是對澳門成功經驗的總結,也為香港未來的發展提供了重要指引。
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是香港發展的根本方向。香港應繼續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同時充分利用「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推動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
維護高水平安全、推動高質量發展,是香港發展的兩大要務。香港應在確保安全穩定的基礎上,聚焦經濟發展這一第一要務,推動產業升級和創新發展,提升城市的綜合競爭力。
發揮獨特優勢、強化內聯外通,是香港發展的重要功能。香港應繼續發揮其國際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的獨特優勢,加強與內地的互聯互通,拓展國際市場空間,打造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平台。
弘揚核心價值、促進包容和諧,是香港發展的政治社會基礎。香港應繼續弘揚愛國愛港的核心價值,增進多元文化交流融合,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形成更廣泛的支持「一國兩制」的統一戰線。
習主席的講話還為橫琴合作區的發展把脈指向,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具有重大指導意義。香港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一極,應深刻領會習主席關於銳意改革、聚力攻堅的重要論述,積極投身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展現更大作為。同時,香港還應保持戰略定力、堅持久久為功,以更加務實的舉措推動與內地的合作與交流。
香港應繼續堅守「一國兩制」的根本方向,發揮獨特優勢,推動高質量發展;同時,還應加強與內地的合作與交流,共同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繁榮發展。在未來的發展中,香港必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