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觀點】等待特朗普上場 聯儲好戲在後頭
涂國彬 永豐金融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
外界擔心特朗普上場,一點都不過分。儘管美國政壇的老江湖老狐狸,可能認為此君不應當此大任,但也許時勢造英雄,美國人投票給特朗普,他贏的不只是選舉人票,普選票亦然,如此一來,挾民意,以至共和黨在國會內的多數議席,基本上在短期內,都是橫行無忌。
特朗普大談收編兼併周邊這塊那塊,又加拿大,又格凌蘭,既似說笑,又似說真,進可攻,退可守,對他來說,全無損失,但那位本來已經自身難保,民望一直走低的加國總理,便不得不提早執包袱。國際政經形勢上,亂象紛呈,如今恐怕只是剛開始。對於國際匯價都有影響。
借馬斯克之手削部門預算
話分兩頭,特朗普暫時仍未能動美聯儲太多,只能借助同樣麻煩多多的世界首富馬斯克出手,大削當地各政府部門的預算,其中一個便是針對美聯儲的編制。無論如何,短期內仍有大量這樣的過招,好戲在後頭,但對於投資者來說,便是潛在的風險和不確定性。
在無法繼續大幅減息的前提下,美匯相對多數先進經濟體系的貨幣走強,應是無可避免。始終基於美聯儲早已揚言,在2025年提早完成減息周期,但歐央行或英倫銀行未有相類似表態,暫時看來,兩者若擴大息差,則有利於美匯相對於別國貨幣繼續強勢。
歐英續降息 日料難加息
這裏假設了匯率主要由息差因素決定。實際上,這只是事實的部分,而不是全部,因為上述分析未有處理通脹的部分。假設各地通脹一致保持原有水平,則相關因素暫時不變,則焦點落在息差因素,自然正常不過。若歐美等地通脹勢頭有明顯的分別,則上述分析便有修正的必要。尤其考慮,當前美聯儲不能跟大隊,對於減息未有堅持到底,反而強調打通脹要繼續用力,可見息差與通脹存在一定關係,未必可以假設其他因素不變。
基於當前現實,美國通脹有一定升溫,但不算很厲害,若歐美兩地的通脹維持現狀,則以美聯儲傾向不多減息,而歐央行及英倫銀行等繼續減,而日央行真的很難在現水平再加息,以免影響經濟,則美匯短期走強,應是現有資訊下的最合理推斷。
簡言之,美聯儲與其他先進經濟體的貨幣政策,方向或力度若有別,則原有的均衡勢必打破。美匯短期走強,不難想像。
當然,全球市場現階段注視的,是美聯儲在當地的一大對手,說來有趣,正是即將在1月20日上任的特朗普。基於其早已揚聲的關稅大招,相信這一方面很快讓步,面子攸關,早前已否認外界傳言的放寬。假如這些舉措得到落實,初期當然是打擊自由貿易,並影響進出口的相對價格,甚至間接影響全球各地的輸入通脹云云。
關稅影響 早有預期
既然早有預期,則市場人士不會完全手足無措。暫時看來,年初開局至今,VIX未有太大向上壓力,意味着投資者不算特別擔心這一塊的系統性風險。事實上,美股主要指數板塊輪動,現水平此消彼長,互有攻守,不算特別一面倒。這一點放諸於美股的相對高估值,其實已經很難得,顯然是以時間換取空間的對策。(權益披露:本人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人或本人之聯繫人或本人所管理基金並無持有文中所述個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