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精神健康月」關注青少年心理福祉
隨着近年青少年的精神健康受到廣泛關注,相關議題亦是「2024精神健康月」焦點之一。為了提升公眾對精神健康的意識,「2024精神健康月」的主題是「連繫身邊人」,鼓勵市民大眾包括家長﹑老師及青少年展現關愛文化。無論是師長或朋友之間,都可以多關心﹑多陪伴及多聆聽年輕人的需要。
署理勞工及福利局局長何啟明先生於「2024精神健康月閉幕嘉許禮」致辭時表示:「社署於二○一八年設立五支網上青年支援隊,主動在青少年常用的網上平台搜尋並接觸邊緣和隱蔽青少年,以在線及離線模式為有需要的青少年提供適時介入、支援和輔導服務。政府將於今年第二季新增青少年情緒健康網上支援平台,以加強網上青年支援隊的服務,包括提供即時網上輔導服務,讓青少年可以隨時隨地得到支援。」
「2024精神健康月」籌委會主席黃建隆指出,在推廣關注青少年情緒和精神健康的過程中,最大的阻礙是家長和學校往往集中重視青少年在學業上的成就,而忽略了青少年的情緒需求。家長和身邊的親人應以開放的心態去理解和接納他們,並給予適當的鼓勵。
「家長於關注青少年的精神狀況時,除了關心他們自身的情況外,也要反思家庭是否營造了一個開放和正面的溝通環境,才能有助青少年能夠自由表達自己。」他又指,學校的老師和同學們之間也應該採取非批判的態度來支持青少年的成長。黃建隆又提倡,關注青少年精神健康不僅是觀察青少年的情緒狀況,而是一種整體的活動,他建議不論在家庭關係或是朋輩之間,都應建立一個更加緊密、正面的精神健康友善網絡,並且鼓勵青少年學習表達及分享自己感受,與身邊人維繫關係。
社會各屆盼與青少年同行 跨越精神健康挑戰
香港青少年精神健康倡議組代表李月兒及黃諾珩指出,公眾對青少年精神健康認知仍處於表面的理解,社會上廣泛認為學業壓力對青少年精神健康有較大影響,事實上社交媒體、網絡欺凌、前景、朋輩影響、自我認同和家庭期望等問題,也讓青年人感到困擾,影響他們的精神健康。青年朋輩支援幹事鄧愷汶表示,青少年對精神健康的意識仍較薄弱,縱使出現病徵亦不容易會聯想到是影響健康的警號。
今年大會亦特別針對中小學青少年群組,舉辦了「相片心語·連繫身邊人」攝影比賽,旨在讓參賽者以照片表達自己的心情,鼓勵公眾多與家人、朋友及社區聯繫,在日常生活中關顧身邊人及檢視彼此狀態,以提升大眾關注精神健康的意識,為社區傳播關懷的力量。
舉行全港性關注精神健康活動
為了鼓勵公眾與身邊人連繫,宣揚精神健康的重要性,「2024精神健康月」由去年10月底起至12月期間於18區舉行「區區『心』導遊」身心靈健康地區推廣活動,由24間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聯同5部精神健康流動宣傳車,舉行多元化活動,包括開放日、工作坊及嘉年華等讓公眾參與。
勞福局推動全港性精神健康公眾教育活動
「精神健康月」由勞工及福利局與多個政府部門、公營機構及非政府組織聯合舉辦,並由本港多間精神健康非牟利機構一同主辧。活動旨在透過不同形式的公眾教育及推廣活動,向市民宣揚精神健康的重要性,並加深大眾對精神病和復元人士的認識及接納。今年焦點包括青少年﹑職場及照顧者精神健康,通過「連繫身邊人」,留意自我及身邊人的需要。
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