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仔會」是什麼機構?
黃江天 資深法律人
報載一名男警涉嫌向「遮仔會」(警察儲蓄互助社)申請貸款時隱瞞其財政狀况,被控兩項詐騙罪。
我們日常的借貸,多是銀行或財務公司。究竟「遮仔會」是什麼機構?說來有段古。「遮仔會」是「儲蓄互助社」的俗稱,源於其社徽有「雨傘」圖案,象徵為社員遮風擋雨。儲蓄互助社的概念由神職人員於上世紀六十年代引入,自1964年全港第一間儲蓄互助社成立後,更帶動政府部門和屋邨相繼成立類似組織,並組成「香港儲蓄互助社協會」。互助社透過收取社員股金,借貸給社員解決日常需要,另亦有社員間聯誼的功能。與一般銀行或財務公司不同之處,其貸款息率較為合理及可負擔,而一旦欠債的社員不幸身故,社方亦不會向社員的遺產受益人(例如親友)追討,相應債項損失由投保的保險公司承擔。
香港有《儲蓄互助社條例》(第119章)規管。凡有15人或多於15人,每人均不小於16歲;其中最少3人不小於21歲,在擬採用之章程所界定的在職業、受僱工作、社團組織或居住範圍有共同連繫,即可註冊為儲蓄互助社。互助社的宗旨須為:在社員之間提倡節儉;收取其社員的儲蓄作為股份的付款或作為存款;及專為援助或生產的目的而貸款給其社員。資本並無限額,並須分為每股價值5元的股份。社籍只限於在職業、受僱工作、社團組織上有共同連繫的人,或因其住所位於界定的鄰近地方、社區、郊區或市區內而有共同連繫的人。社員如不再具有該社用以限定社籍的共同連繫時,可保留其社籍,但不得從該社獲批任何超過該社員在該社所佔股份的價值的貸款。由於當初,儲蓄互助社社員多為漁民和農民,《儲蓄互助社條例》註冊官由漁農自然護理署署長兼任,負責儲蓄互助社及其章程的註冊、審查及查訊及督導其運作。
根據漁護署2022-23年度年報,全港共有45間儲蓄互助社,股份金額超過219億,儲備金亦超過9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