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也要找回自己的「珍寶」
蔡思行 學研社成員 歷史研究者
香港兩大笑匠——許冠文、黃子華主演的《破地獄》,上映不足一個月已成為香港史上最高票房的華語電影。電影劇情賺人熱淚,筆者也流下看戲人生中的第一滴淚。
《破地獄》感動觀眾之處不少,但最觸動筆者的是文哥在戲中留給女兒文玥遺言︰「你常常聽到我說女人很污穢,祖師爺不喜歡,其實,我從來沒有深究背後的含義。」對於香港發展的前路,國際局勢、香港固有優勢說得不少,但經濟發展離不開上層建築——香港精神。我們常說獅子山精神,但我們究竟成功繼承多少這歷史遺產?我們有沒有深究背後的真義?
同舟共濟、Can-do spirit這些香港精神日落西山,取而代之的精神是——「搵食啫!」、「打份工啫!」因此,文哥批評兒子在做法事時,居然用手機看球賽;子華在戲末為了維護文哥讓文玥做「破地獄」法事的遺願,批評在場的喃嘸師傅出入夜總會,也會引起祖師爺不喜歡。這些做事沒有heart的態度,都很寫實。難怪文哥責罵兒子︰你要別人尊重,你先要尊重你自己!
澳門回歸祖國廿五周年之際,習近平主席發表講話指「澳門是祖國的掌上明珠」。網上有意見認為昔日為「東方之珠」的香港已成石頭。整套戲中,文哥偏愛兒子多於女兒,但是文哥的遺言解釋「玥」這名字的意思是「珍寶」,希望女兒學懂「珍惜自己」。香港和澳門一樣,都是祖國的掌上明珠,只差在國際局勢多變的情況下,香港能否找回自己能貢獻國家的「珍寶」之處。
香港擁有不少需要珍惜和進一步加強的「珍寶」︰過去多個世紀遺留下來的歷史建築和城市風景線,成為旅客喜歡「打卡」的景點;戰後香港旅遊及服務業發展傳統留下來的專業服務精神;上世紀七十年代石油危機下整條彌敦道充斥小販檔的掙扎求存精神。或許,香港精神不再是簡單的三字或四字詞語所能概括。踏入蛇年之際,讓我們一起找回和發揚香港的「珍寶」﹗